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别让“博物馆游学”名不副实

来源:大江晚报 2018-07-18 01:00   https://www.yybnet.net/

“我是小木匠”主题夏令营火热招募;“中国通史”学习体验营名额紧俏;“龙的传人”故宫深度研学……今年暑假打着博物馆、传统文化旗号的“游学”“夏令营”活动不少,且大多收费不菲。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听上去很高端的游学项目鱼目混珠,靠网上内容拼讲解词,只要“动手”就标榜“工匠精神”,甚至蹭着免费资源“收费游学”……不仅如此,这些游学项目的质量、价格等监管问题也属空白。

“博物馆游学”,一听名字就显得很“高大上”,而且很多机构还打着学习中国历史、体验传统文化、培养匠人精神的旗号,更是诱惑力十足。而对于很多父母家长来说,和暑期火爆一时的海外游学比起来,“博物馆游学”收费相对较低,而且安全性也很高,自然引得很多家长趋之若鹜,纷纷给自己的孩子报名。然而,很多参加过“博物馆游学”的孩子,却大失所望,觉得收获很小,白花了父母的钱。

孩子们的吐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其一,游学活动的带队老师自己对文物相关知识都不了解,所谓的讲解,基本就是照着文物上面的说明牌照本宣科,孩子觉得很没意思;其二,有些培训机构更加省事,也更会偷懒,以“自主发现”的名义把任务分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文物的说明牌上寻找问题答案;其三,很多带队老师不合格的讲解,很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他们对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的误解,比如有老师把作为陪葬品的东西,当成了古人家里的装饰品,可谓谬之大矣。

通过“博物馆游学”“博物馆夏令营”既可以充实丰富孩子的暑假生活,同时还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当然益处多多,但是如果一些培训机构挂羊头卖狗肉,那么自然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耗费了家长的钱财。实际上,很多培训机构之所以要组织“博物馆游学”,看中的就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公立博物馆都是对孩子免费开放,免票入内的,但是他们向孩子父母收的钱却一点都不少,所以称得上是“一本万利”,至于他们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能否保证游学的质量,却没人能够说得清楚。

而记者进一步了解发现,对于“博物馆游学”“博物馆夏令营”,目前还处在既无监管标准,也无监管主体的状态。结果就是各博物馆、文物部门对于类似活动没有审批和监管权,工商部门也没有把“夏令营”“国内游学”等纳入企业经营范围类别,自然也就谈不上市场监管。正因为如此,所以市场上自然是鱼龙混杂,乱象频出,而为此买单的,只有家长的荷包和孩子们的时间了。

由此可见,对于“博物馆游学”乃至整个国内的游学市场,当务之急是尽快由相关部门出台管理标准、明确监管主体、制定监管举措,进而把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都纳入政府监管范畴,才能维护市场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据《燕赵晚报》

新闻推荐

茶叶没有天价 消费当心受骗

财经观察正如最后那位茶商的一声叹息,意味深长。喝茶是一件修身养性的好事,但也是普通民众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件事。但制造噱...

相关新闻:
多点陪伴少点遗憾2018-07-17 22:21
猜你喜欢:
评论:(别让“博物馆游学”名不副实)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