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免费微课背后 或藏着“知识盗猎者”

来源:芜湖日报 2018-07-23 01:22   https://www.yybnet.net/

“免费微课,5天拼会所有英语单词。”看到这样颇具诱惑力的广告,你相信吗?有媒体报道,有商家以免费英语课为名,让加入微信群的学员每天转发海报到朋友圈“打卡”。5天免费课程后,开始“知识收费”,全套课程398元,而教授的内容却盗用自他人。所谓直播授课,实际上是在播录音。这样的商家,被形象地称为“知识盗猎者”。

知识付费是近年来颇为火热的概念。有别于传统上人们通过学校教育学习的途径,一些机构和个人通过自媒体开展商业性质的知识传播。作为一种互联网经济模式,知识付费产品在市场上经受了一定检验,一些“知识明星”甚至以此发家致富,获得了比在传统教育行业高得多的巨额收入。

互联网时代,社会的知识结构体系日新月异。昨天站在风口上的还是人工智能,今天的区块链也迟早变成明日黄花。受此趋势影响,很多人产生了知识储备跟不上时代的焦虑感。知识付费产品的盛行,跟现代人的知识焦虑是分不开的。而恰恰是这种焦虑,有望促成社会整体智识的更新迭代,让“终身学习”理念贯彻到实践中。

但是,知识付费的概念被反复包装和炒作,难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有的知识付费产品只关注营销,并不真正关心是否让用户学有所成。更恶劣的是,不少知识付费产品没有真正的原创能力,它们不过是知识的“盗猎者”和“搬运工”。

面对现代社会的知识焦虑,知识付费产品将艰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的传播商品,确实能满足部分公众的需求。然而,如果真的期待通过所谓知识付费产品获得个人知识体系的跃升,恐怕是不现实的。很多知识付费产品为了吸引人购买,注重把内容讲述得通俗化、娱乐化,并以牺牲系统性和准确性为代价——这样的学习,显然跟在大学课堂里扎扎实实地听完一学期课程有明显区别。多数知识付费产品只能满足普及性需求,远远没有商家宣称的那么神的效果。

以学英语为例,“5天拼会所有英语单词”,明眼人一眼就能识破:如此广告纯属忽悠。很多大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也未必能在日常使用中熟练运用,就算在英语国家生活三年五载,也很难掌握和以英语为母语者相同的单词量。这样的知识付费产品,不过是过去速成式教育的改头换面,以另一种面貌“吸金”罢了。

目前,有的低端的知识付费产品已形成了一条侵权盗版的产业链。大量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成为盗版者转卖内容的渠道。这还是坦然打着“转卖”旗号的。更恶劣的商家,就像本文开头提及的那样,将收费内容换个标题、改个说法,公然把别人的产品“洗”成了自己的原创。如此知识付费产品,简直是赤裸裸地玷污知识。

□ 王钟的

新闻推荐

孤独症儿子咬了19年的指头 连着父亲的心,连着爱与命运

“所有这些遭遇,这些事故,撞到一个弱小的人物身上,他无法承受,但是生命没止,怎么办?”2017年4月,作家普玄的《五十四种孤单》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免费微课背后 或藏着“知识盗猎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