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豫
2010年,财工街社区和欣家园小区住户开始上房,居民楼逐个建设逐个上房的特殊情况使得小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脏乱差”的无序状态。“创卫”开始时,和欣家园及辖区其他小区的几位退休老人开始挑起了改善小区环境的担子,成为领头志愿者。2015年以后,财工街社区多个小区的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志愿者队伍也不断壮大,他们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心”志愿者服务队。
老人组建志愿者服务队,问题小区变身示范小区
日前,在财工街社区活动中心,记者见到了“红心”志愿者服务队的几位“元老级”志愿者,他们最早参与志愿服务,如今依然是志愿者服务队的骨干力量。“我们都是退休老人,平时就是买菜、做饭、看孩子,经常闲在家里。后来胡书记组建楼长队伍,我们就积极参与,尽自己最大努力干好工作,把居民凝聚起来,和物业搞好关系。虽然忙起来了,但心情很好,整个人的精气神又回来了。”今年74岁的张玉英说。与她同时期加入志愿者队伍的还有孟宪忠、姬忠义、郑广伦等十几人,他们是“红心”志愿者服务队的首批志愿者,均是退休人员。
在与几位老人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他们多是在2013年、2014年搬入和欣家园小区的居民,当时依然有不少住户装修房屋,小区存在环境卫生差、治安混乱、电梯事故三大问题,急待解决。“当时到处都能见到成堆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绿化带被占用种菜,楼道停车、私扯电线,小区内频繁失窃,电梯经常困人,是名副其实的‘问题\’小区。”孟宪忠告诉记者,他就曾遭遇小偷入室的情况,幸好自己养的狗将小偷吓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2015年8月16日,“红心”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志愿者队伍越来越正规,他们分组巡逻,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五点半,在小区内捡拾垃圾、规范车辆停放、提醒小区周边商户不要超门头经营,劝导不文明行为。在他们的影响下,随意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商户也自觉清理门前卫生,小区保护环境的氛围越来越好。为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社区在居民楼下建了非机动车车棚,安装了充电桩,清理了私扯的电线。2016年,在志愿者的沟通下,物业公司积极与电梯公司协调,半个月内将和欣家园小区电梯故障问题解决。
延伸多个公益组织,用爱温暖人心
2016年之后,和欣家园小区焕然一新,环境变好了,治安变好了,居民的自觉性也是有了很大提升。与和欣家园同一时期变化的还有新兴小区,这个典型老旧小区在志愿者们的自管下更是成为了“亮点”小区。“红心”志愿者服务队的队伍依然在不断壮大,至今已有志愿者70人左右,其中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还是初中生。除了各自小区的志愿工作,他们还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公益活动,走进市区的养老院、福利院,关爱那些缺乏家人关心的“特殊”孩子。
随着志愿者队伍的规范和完善,在原有“红心”志愿者服务队的基础上,又延伸出了多个公益社会组织,“老妈妈爱心针线坊”、“红心yuan演出队”、“老兵合唱队”,志愿者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更多的人送去志愿服务。张玉英不仅是“红心”志愿者服务队的骨干,还是“老妈妈爱心针线坊”和“红心yuan演出队”的成员,但多项志愿者工作没有让老人不堪重负,反而让她重新找到了自己。在志愿者活动中,张玉英不仅帮助别人,自己的心情也更加愉悦。
多年的志愿服务中,几位老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福利院公益活动,每当看到那些天真的孩子,都让他们心疼。“我们给他们送东西、送衣服,陪他们玩。孩子没有错,他们天真可爱,但是从小缺乏关爱,我们应该更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温暖和爱。”说起福利院的孩子,张玉英的眼眶泛了红。
志愿者有了“身份证”,无偿服务有回报
“红心”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无偿为社区居民服务,风雨无阻,不收取任何报酬,为了回馈志愿者的爱心,今年6月初,财工街社区胡凤华书记挑选辖区内诚信经营、口碑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五位文明商户,开会商议回馈服务。最终,与五位文明商户达成共识后,制定了相应优惠政策,社区也着手开始制作代表志愿者身份的“红心”志愿者“身份证”。历经一个月的筹备时间,近日,志愿者“身份证”下发到志愿者们的手中。
记者从财工街社区了解到,此次印发志愿者“身份证”70本,只有坚持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公益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得到社区与居民一致认可的志愿者才能办理、拥有此证。证件内张贴有本人照片,不得借用。志愿者本人持志愿者“身份证”到社区授予“文明商户”的爱心商铺内消费,可享受社区志愿者专属折扣,同时,志愿者凭此证还可以享受社区提供的其他志愿服务。为了确保持证人拥有志愿者“身份证”的资质,此证件每年年初都要审核一次,对符合社区志愿者条件的,由社区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可有效继续使用。
“这是身份荣誉的象征,有了这个证件,我们的志愿者队伍更加规范,有服务队标志、队旗、证件,感觉十分自豪。”拿到志愿者“身份证”的孟宪忠说。对于志愿者工作,张玉英说:“我们也有私心,就是追求这种荣誉感和满足感。我今年74岁了,再过10年就84岁了,要在自己能干得动的时候尽可能多做想做的事情,发挥自己的余热,这样才不枉此生。”
新闻推荐
伴随夏季高温的到来,溺水事故逐步进入高发期。为切实做好防溺水宣传工作,增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意外溺水事故的发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