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接触了网络直播,我闺女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几乎天天都要在网上进行直播。”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火爆,如今不少未成年人出于好奇、玩乐的想法纷纷踏入直播间,令不少家长感到“头疼”。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到的市民问询中,涉及“网络直播”、“青少年直播”、“直播送礼物退费”等关键词有107条。
与之对应的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青联界别提交提案,建议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及考虑对未成年人担任网络主播作出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得到了家长的“点赞”。“我希望当一名网络主播”
今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当全家人都在聊天时,市民刘娜的孩子田田(化名)却在网上进行着直播,在手机镜头面前,她时而捂嘴傻笑,时而与在直播间看其直播的几个网友聊天。“闺女今年上初二,平时喜欢画画,而且画得不错,起初,她只是在网上给网友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便喜欢上了与网友直播聊天。”
刘娜告诉记者,在观察中,她得知直播间内的网友对田田的作品并没有太大兴趣,而是主要认为她比较“可爱”,才喜欢与她聊天。在这种情况下,刘娜曾多次劝说女儿不要在网上直播,但收效甚微。如今,田田的最大愿望就是以后能当一名网络主播。“自从孩子去年接触了网络直播后,她的学习成绩就一直下降,还有一年多就要中考了,真的快愁死了。”
同样因孩子接触网络直播而犯愁的还有市民王鸥。她告诉记者,大约一个星期前,她的孩子趁自己不注意拿手机玩,在看直播的时候给一位主播打赏了近600元的礼物。“孩子今年上小学5年级,平时没事就喜欢抱着我的手机看直播,很多时候看到网上一些直播内容并不适合他看时,我都会劝说阻止。这一次也不知道咋回事,竟然给主播送了礼物。”
王鸥告诉记者,在得知孩子送礼物后,她曾向网络直播平台要求退款,但被对方拒绝。“我知道孩子看网络直播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我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法时刻看管孩子。现在很多直播内容都很吸引孩子,我一些同事的孩子也非常喜欢看直播,作为家长真挺无奈的。”
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学生家长,有8位表示自己的孩子看过网络直播。其中,4位家长称孩子对看直播“十分喜欢”,两位表示孩子曾在网上进行直播。《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随着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势头越发迅猛,截至2018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达到4.25亿。除成年人外,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也参与到了网络直播当中。根据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开展的调查显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在网民中经常观看直播的比例分别达到6.4%、18.3%和20.5%。
多个直播平台进行整改
近年来,在网络直播行业中,未成年人当主播或打赏主播的情况并不少见。2018年4月,在国内一款名为“快手”的直播软件上,一位用户名为“清柠味的小冰妹”的主播,称自己要“做妈妈了”,“还有62天宝宝就出来了”。而这位准妈妈,只有14岁。在当时发布的视频截图中,可以看到她的腹部已经明显隆起。更可怕的是,像她这样的低龄宝妈似乎还不少,当时很多未成年的女孩纷纷在直播平台上秀出自己怀孕的事实,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而对于未成年人随意动用家长银行卡、网络账号打赏主播的行为,近年来也被媒体多次报道,其中有的数额巨大,给家庭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大部分家庭与平台交涉退款时,往往因无法证明是未成年人消费而难以伸张权益。
对此,针对“快手”“火山小视频”等平台上传播涉未成年人的低俗不良信息,国家网信办进行了约谈,并要求其进行整改。而在此后,各个网络直播平台也陆续启动了一系列保护青少年用户的措施。
记者下载映客、快手、花椒等直播平台发现,这些平台都在加强身份认证、建立针对青少年用户优化的内容展现机制、明确禁止未成年人打赏、强化举报入口等方面有所限制。但即便如此,一些平台还是没有做出相应的举措,在“视否”、“YY”等直播平台上,记者发现,未成年人依旧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开通直播。
对此,有专家表示,目前一些直播平台门槛较低,因此涌现出一大批依靠低俗内容赚取流量、牟取利益的主播,直播评论区也频繁出现不雅内容。未成年人正处于道德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辨别能力不强,观看这类直播会误认为这些行为可以成名、获利,甚至会效仿,这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未成年人大多缺乏个人保护意识,在直播中可能被诱导泄露姓名、学校及家庭地址等个人信息,隐私泄露也将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很多潜在风险。
“禁止未成年人担任主播”
对于未成年人加入“直播大军”一事,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青联界别提交的《关于在网络直播环境中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提案》认为,目前网络直播行业良莠不齐,一些直播平台频繁出现禁止或者不宜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存在着低俗、色情信息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未成年人隐私权遭到侵犯和不理性打赏造成经济损失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国家网信部门、文化市场管理部门治理网络直播行业乱象,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用户注册及技术方面,青联界别还建议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注册直播用户的条件、流程;鼓励企业开设“家长控制模式”,杜绝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身份证进行注册,在打赏、充值、提现等环节设置实名或人脸认证;加快技术创新,完善内容审核;制定行业自律公约等。
此外,青联界别还建议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细化监管规定和处罚措施;考虑对未成年人担任网络主播作出明确的禁止性规定;明确规定主播准入条件,制定合理的申请测评,完善主播资质审核。
对于这一建议,家长们纷纷“点赞”,大部分网友们的意见也很一致:“一直觉得未成年人玩直播非常浪费时间,如果一直涉足直播间,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还有可能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然,有少部分网友表示,禁止未成年人担任主播,有些“一刀切”的意味:“应主要限制直播的内容,而不是一棒子打死一整个年龄段。”也有网友对此做出反驳:“这个事情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未成年人身心都没有发育完全就去传播一些东西,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不能控制自己就会走向不好的方向。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何不利用直播的时间去充实自己,等成年了、有知识了再去向别人传播。”
不难看出,目前未成年人涉足网络直播一事已越发引起社会的关注,有家长在看到全国两会上的相关提案后表示,一方面,真的十分期待与渴望相关条例的出台;另一方面,作为家长,也意识到自己应多陪伴孩子,并帮其在成长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幸福成长。(本报记者 张展铭)
新闻推荐
陵城讯(王书胜)3月26日,在徽王庄镇牛王小学四年级的德育课上,老师卢自军正在给同学们讲述本校卢向林、王志强、卢吉凯、曲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