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教师“减负”关键在于“减非”

来源:黄海晨报 2019-04-17 09:48   https://www.yybnet.net/

张玉胜

填不完的表格、写不完的心得体会、五花八门的比赛或活动、各式各样的评比或检查……眼下,在一些地方一拨拨袭来的非教学任务让不少教师身累,心更累,以至于有教师感慨,“都快没时间教书了。”(据《中国青年报》)

导致教师“都快没时间教书了”的超负荷缘由,并非来自“主业”方面的分内职责,而是“忙于”许多教学之外的“非本职”任务。

非必要的教学任务和有必要的非教学任务,不仅无端耗费了一线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增加了他们的精神和工作负担,最终还会让孩子们的知识学习和品格培养受到冲击和影响。鉴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密不可分,教师的过重负担也势必会或多或少地波及学生。由此解读,为教师“减负”当是在间接为学生“减负”,两者同样不可或缺。

导致教师负担过重,固然有边界不清、监管不力的制度原因,但认知错位的思维误区,却是这种乱象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力。一是错把教师的有限“教育”当无限“监护”,让教师承担了过多管理之责,比如承担校外巡检,防暑假溺水等;二是过多过滥的“进校园”。凡事都想“从娃娃抓起”,发挥学生“小手牵大手”的宣传、倒逼、促进效用。也只是有许多部门看到了“家家户户有学生”这个庞大群体,教师的“额外负担”便纷至沓来。

为教师“减负”,关键在于“减非”,即减去非本职所需的“教学任务”和社会事务,让行政的归行政、社会的归社会、校园的归校园,这就需要从建章立制的层面,为教师的职业定性、职责定位,明确学校、教师的责任、权利、义务等,明确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边界。同时也要适当赋予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老师“说不”的权利,为非教学专项工作进校园项目打造防火墙、划出隔离带,严禁侵占正常的课堂教学,对任性违规者要敢于抵制、大胆举报、依法惩戒。

新闻推荐

龙口法院支招识别网络诈骗圈套

本报讯(通讯员栾兆凤YMG记者任雪娜)近年来,龙口法院审理了数起以网恋为名行诈骗之实的案件。用爱情包装的华丽骗局,轻...

相关推荐:
且作春雨入泥尘2019-04-17 09:29
猜你喜欢:
评论:(教师“减负”关键在于“减非”)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