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甲伟 德民 有东 丽娜
2010年以来,莒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扩投资、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惠民生为主线,大力开展“发展提速增效年”活动,对接蓝色经济、配套临海产业、突出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东部新区、工业园区、特色农业基地、物流基地和商贸中心五个板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县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6%、23%和12.2%;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5%。
着力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以提速发展为核心,全力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深入贯彻上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配套完善各项扶持措施,落实增值税转型抵扣8703万元。积极实施“强企培育计划”,县财政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加快发展。协调金融部门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金谷银行挂牌运营,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按照“培植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的思路,着力打造石油化工、煤化工两大主导产业,晨曦集团总投资16.5亿元的气分装置资源优化等项目加快推进,投资11.4亿元的浩宇能源工程项目试车运行,投资8亿元的圣运化工项目进展顺利。积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投资2.1亿元的鼎昌硅业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总投资17.6亿元的年产3000吨多晶硅、总投资20亿元的华润风电和总投资20亿元的国电风电项目加快推进,投资2.4亿元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具备试车条件,新的产业优势加速形成。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增长20.6%、20%和20%。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以增量调整促存量优化,深入开展“大项目建设年”活动,重点招引科技型、环保型和财源支撑型项目,落实招商引资项目89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2个、过千万元项目129个。投资5亿元的莒县中联水泥一期工程投产运行,配套投资1亿元的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即将并网发电;投资1.1亿美元的印度彼那尼荣安水泥二期工程今年上半年可建成投产。
外经外贸外资总体向好。全县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发展到200家,日照海关莒县通关预录处揭牌启用,促进了外向型企业加快发展。去年12月1日,恒宝食品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成功上市,拓宽了利用外资新渠道。全县进出口总额增长41.1%,实际利用外资5250万美元。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载体打造新亮点。致力于打造提速发展的一流载体,立足“古都新韵、山水名城”的城市发展定位,突出抓了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一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顺利推进。沭河公园和投资737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投资8250万元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建成启用。投资7250万元的新东环、投资3300万元的日照路和投资7000万元的振兴路两座跨沭河大桥竣工通车,拉出了城市建设新框架。日照银行莒县支行营业楼投入使用,县第五实验小学正式招生,人居和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着力抓好小城镇建设,一批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小城镇脱颖而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长深高速莒县段基本建成,山西中南部大能力铁路通道莒县段开工建设,县道孟双线投资 1.2亿元的东莞至招贤段建成通车、投资7400万元的陵阳至中楼段顺利推进。投资6800万元加快电网扩容改造,莒县成为鲁东南第一个电气化县。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投资2200万元的长安铁路物流中心、投资1.54亿元的凯达物流园建成使用,投资1.6亿元的莒州文化中心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工建设,凯达物流成为国家3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浮来山争创为4A级旅游风景区。莒县被列为“全省农村交通物流试点县”。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葛成才 史兴良)4月9日,日照海川文具有限公司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莒县地税局专门为服务文化产业发展而成立的纳税服务小分队,这次为企业送去的是《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