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核心保护区,攀枝花举办国际块菌(松露)论坛——
□本报记者 张通 文/图
12月1日,“2012第二届中国攀枝花国际块菌(松露)节”拉开帷幕,成都、昆明、台湾和新西兰等地的近百名块菌专家、企业代表齐聚攀枝花。
块菌又名松露,是世界公认的美味食用菌,国际市场价格为2000-3000美元/公斤,被誉为“林中黑钻石”。攀枝花块菌产量占全国的近一半,2008年被授予“中国块菌之乡”称号。
12月2日,在第二届中国攀枝花国际块菌(松露)论坛上,国内外块菌专家、企业代表与相关部门围坐在一起,探讨如何保护块菌资源,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
建起全国首个块菌保护区
“现在块菌越来越难挖到了。”12月1日上午,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干坝子村的松林里,带领游客体验块菌采挖的村民赵平说。
攀枝花是国内最大的野生块菌核心产区,年产量最高时达200吨,成为当地农民新的收入增长点。近年来,随着掠夺性采集现象不断凸显,块菌产量逐年递减,今年预计只有30吨左右。
为保护野生块菌资源,今年该市块菌加工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发起建立块菌核心保护区。在“2012第二届中国攀枝花国际块菌(松露)节”上,攀枝花野生块菌(松露)核心保护区被正式授牌,这也是全国首个块菌保护区,面积近4万亩。
本届“块菌节”期间,攀枝花市还发布了《2012保护中国块菌(松露)资源倡议书》,倡议按照国家林业部门规定的时间采挖和销售块菌;用科学的方法寻找块菌菌窝,不乱挖滥采,采挖后回填菌坑;不采挖直径小于3厘米的块菌;不收购、出售、品尝未成熟的块菌等。
培育
人工块菌有望明年出产
在保护野生块菌资源的同时,攀枝花近年不断尝试人工培植。通过与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合作,该市引进了块菌人工菌根苗繁育技术和人工种植技术,并于2008年成功繁殖出块菌菌根苗,随后建立的60余亩人工块菌试验示范园有望在2013-2014年产出块菌。
“人工培植是实现块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当其形成规模后,盲目、过度采集现象将得到有效抑制。”李继富说,“十二五”期间,该市将通过推广人工培植和对天然块菌林进行人工促繁两种方式,到2015年实现块菌年产量稳定在200吨左右的目标。
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柳成益介绍,尽管从栽种菌根苗到产出块菌需要5-8年时间,但块菌出产后却可以形成30年以上的稳产期。
第二届中国攀枝花国际块菌 (松露)论坛上,台湾大学教授胡弘道认为,在当前欧美块菌产量急剧下降的市场环境下,攀枝花块菌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开发
探索块菌采挖旅游项目
本届“块菌节”还开辟了“中国松露之旅”旅游项目,吸引众多市内外游客前来体会采挖块菌的乐趣。
四川子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块菌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设保护区的同时,也在探索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块菌、采挖块菌、品尝块菌。
“开发块菌旅游项目,不仅可以拉动饮食、服务、住宿等产业发展,还能有效反哺块菌的种植与培育。”新西兰皇家植物和食品研究所教授王云说,块菌在国内的知晓度还不高,通过旅游开发有利于进一步打开国内块菌市场。
“块菌节”开幕式上,专家、企业代表和游客品尝到了块菌的独特风味。李继富表示,通过开发块菌菜系,培育块菌饮食文化,要让块菌菜肴摆上更多百姓的餐桌上。
王云建议,攀枝花借鉴西方经验,掌握更专业的烹饪、加工、包装、存储等方法,同时注重创新,形成自己的品牌。
新闻推荐
“全球新能源看中国,中国新能源看西部”。双流再次聚焦全球目光。9月13日-15日,作为西部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新能源行业盛会——2013年中国(成都)新能源峰会在双流县举行。经受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