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从河西走廊到库布其

来源:甘肃日报 2013-09-06 20:55   https://www.yybnet.net/

从河西走廊到库布其

不同的模式 相同的进步

李成侠

早在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其中明确论述了沙产业这一概念,认为这是解决荒漠化问题、拓展农业新空间、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经之路。

1989年,甘肃省河西走廊率先实践这一理论,并最早在山丹建成了300多个塑料大棚,由此拉开了设施农业大幕。20多年来,经过探索实践和辛勤努力,河西走廊出现了一片片规模巨大的新绿洲,点染出令世人瞩目的绿色希望。

与此同时,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中一家濒临倒闭的盐厂,为了修通与外界连接的公路,正在尝试种植固沙植物。这家后来发展为亿利资源的集团企业,它所创立的治沙模式,却成了全球荒漠治理的样本,其公司市值也达到1000亿元。

从河西走廊新绿洲,到库布其沙产业链,前者是一个点与点的经济产业型模式,其产出目前仍为单纯的特色农业,这包括制种、水果等;后者则是由经济产业型迅速转变为由点到面的社会责任型模式,其产出有药业、生物能源、沙漠观光、沙粒建材等。两相比较,后者的产业链更长,其附加值更高,具有更大范围的可复制性。而可复制性是商品社会化的固有属性。

但令人欣喜的是,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沙产业链正在迅速延长,产品线日渐丰富。

在张掖,宋有年创办的有年集团花3000万元买土改造沙漠,在干旱荒漠上植树造田,引进以色列大棚搞设施农业,逐步建立起集科工农贸为一体的集团公司。柴在军,一名退伍军人,投身荒漠治理20多年,把3万多亩荒漠改造成而今的绿洲林地,建立起大漠紫光生物科技公司,繁育的黑枸杞、黑番茄等黑色有机食品,成为保健品市场的抢手货。

在玉门,清泉镇循环农业园一处占地500亩的人参果种植园,全部由非农用地改造而来,现有700多个塑料大棚,每个大棚一年产出的人参果可售5万多元,整个园区年产值接近4000万元。这种高效的设施农业,完美地阐释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沙产业理论。

甘肃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9.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5.12%,是中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自从河西走廊开展设施农业建设以来,根据近20年监测成果显示,甘肃省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程度减轻,且植被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取得的这些成绩,令人鼓舞。

和库布其相比,甘肃省尽管在大面积治理荒漠上仍然存在差距,在沙产业链的延伸上还有许多文章可做。但在荒漠设施农业的点与点之间,通过节水技术、风电产业、生物能源等许多个亮点,已经将“点”逐年放大并呈现出相互融合的态势。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低碳经济的新模式,沙产业已经为甘肃省河西走廊低碳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沙区经济、社会、生态共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将来的发展历程中,甘肃省有必要借鉴库布其模式,以实现我们的“沙漠强省”之梦。

新闻推荐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当选“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当选“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当选“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12月12日,由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绿地集团董事长、...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河西走廊到库布其)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