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乘用车保有量已跃居世界第一。“3.15”临近,面对如此庞大的车主规模,车辆质量现状到底如何?近日,华西传媒集群WMG联合汽车之家收集了38813位车主评价,覆盖15507款热门车型,覆盖9成在售车的汽车用户口碑平台,对于新车质量情况开展了抽丝剥茧式的调查与研究,旨在使消费者维权声音得到最大释放。
调查来自真实车主对于拥车期内车辆质量情况的调研,通过汽车行业内通用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分析定评汽车质量情况。新车覆盖615个车系,热门车覆盖率达到100%,新车质量评价已实现覆盖超九成在售车系;可靠性质量评价累计覆盖525个车系。
调查结果显示,换挡、转向及刹车性故障,行驶过程问题最多;低端车辆省钱不省心,车辆越高端质量越好;国产品牌质量问题较多,日系品牌质量较好;汽车质量存区域差异。
震惊
行驶过程质量问题最多
经过调查显示,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最多的地方是行驶过程,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椅方面。
行驶过程质量问题包括换挡、转向及刹车性故障等,2-12个月的新车平均每百辆车故障数为71,从消费者的角度去看,此类故障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权益,也触及了消费者人身生命安全的权益。
同时车辆外观及内饰类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车辆外观质量问题包括车辆前门、后门、车窗等,平均每百辆车故障数为43,内饰类质量问题包括中控台、杯架、地毯等,平均每百辆车故障数为35,细节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方面。
注意
低端车辆省钱不省心
微型车作为均价最低的级别,其整体故障率也是最高的,平均每百辆车故障数为506,其次是MPV和小型车,同时,25万以内的车型质量问题较多,25万以上的车型差别则不大。从调查结果来看,建议车主在购车时应综合考虑性价比,低端车辆也有省钱不省心的问题。
差距
国产品牌质量问题较多
从汽车国别来看,国产品牌出现车辆质量问题较多,日本的产品质量表现比较出众。
距离优秀的海外汽车品牌,中国品牌确实尚有差距,但是,中国品牌仍旧自强不息,不断在进步,近5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整车企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水平大幅提升,产品类型逐步增多,整车质量不断提高,当下的中国品牌正在潜心修炼内功,力求质变,2015年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取得明显提升。
对比
汽车质量存区域差异
从整体汽车故障发生率来看,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到西部边远地区“阶梯式”递增现象,即城市经济活跃度越低、汽车故障发生率越高。甘肃、青海等地区的消费者遇到车辆质量问题最多,而一线城市或经济发达的省份车辆质量表现普遍较好,如北京、上海、江苏等。
/链接/
报告样本及数据说明
此报告数据通过短信方式邀请符合条件的真实车主填写网上表单,收集时间为2015年12月1日到2016年2月29日,共收集合格样本38,813个。
参加评价的用户均为在过去2-12个月内购车的新车私人用户,且为车辆的主要使用者。
新车百车故障数(PPH)是指拥车期在2-12个月的新车平均每百辆车故障数,包含故障、异响、使用不便等问题。百车故障数值越小,代表质量越好。
相关PPH表现均为所含车系根据过往实际销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莫凡
新闻推荐
制图高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4日对外公布的营改增全面推开细则显示,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按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