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有一位叫查干其其格的代课女教师。21年来,她扎根基层,不计名利待遇,经常为没有妈妈的孩子添置新衣,为家庭困难的学生交学费,为吃不上肉的孩子改善伙食,为留守儿童送上温暖……2016年7月,查干其其格荣登“中国好人榜”。
1995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查干其其格走进校园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从此便开始了她长达21年的教学之路。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她每月只有150元的工资收入,远远不能维持正常的开支,加上农村学校教学任务繁重,查干其其格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查干其其格曾先后在四所村小学任教,最远的离家20余里,最近的也有10余里地,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但是她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看到她每天这么辛苦,工资收入又极其微薄,家里人开始反对查干其其格继续从教,劝其回家务农,照顾家庭。但是,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的双眼,听到孩子们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她将艰难困苦全部抛诸脑后,用自己的执着与勇气默默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
2002年,查干其其格了解到学生小满(化名)父母离异,和70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两位垂暮之年的老人虽然年年月月辛勤劳作,但难以维持一家4口人的生计,更谈不上供孩子读书了。小满很懂事,产生了辍学帮爷爷奶奶干活、供姐姐读书的想法。查干其其格耐心细致地做小满的工作,给他讲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并承诺上学的费用由她垫付。看到小满由于营养不良身材瘦小,她从家里带肉给他改善伙食,每到换季时间都给他换上合体的衣服。查干其其格的善举感动了小满一家,当小满激动地喊她“老师妈妈”时,她高兴地流出了泪水。
2006年,由于教育布局调整,巴林右旗西拉沐沦苏木的村小学全部撤并,偏僻的哈日杰嘎查、胡日哈嘎查、哈日根台嘎查3个村的幼儿上学遇到了极大困难。查干其其格主动请缨,担负起办幼儿园的艰巨任务。她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兼具教师、保育员、厨师等多重身份,教授孩子们知识、接送远道学生、买煤生炉取暖、给孩子们热饭、带领孩子们做游戏、照顾孩子们的生活……繁重的工作、恶劣的教学环境、微薄的收入和无法照顾家里等矛盾,给查干其其格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这一切都未能动摇她坚持代课的决心。
据中国文明网报道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金秋十月,本应是蓝天白云的季节,而京津冀出现了持续时间较长、范围较大的污染过程。是什么导致了10月份的雾霾?雾霾污染有何特点?与前几年有何不同?眼前白茫茫一片,就一定是雾霾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