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莲
手上厚厚的老茧见证着20年来邓秀芳工作在养护公路一线的艰辛和困难。如今虽然她“升官”了,成为米易分段柳溪河管理站站长,然而每天8点上班,带领工友们到柳溪河班养护的17公里长的道路上养路、护路,却依然是她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邓秀芳形容自己是一颗小小的“铺路石”,平凡、朴实、默默无闻,然而正是一颗这样的“小石子”,却铺出了自己人生的光辉。
心系工作 巾帼不让须眉
当养路工难,当女养路工更难。1991年参加工作时,邓秀芳才18岁。“上路靠走、养路靠手,晴天是一身灰,雨天是一身泥,一年到头脸朝马路背朝天。”这就是她工作的场景。工作劳动强度大,对男同志来说都是不容易的,可邓秀芳巾帼不让须眉,凭着奉献精神,她顽强地追求着自己的事业。
1999年因工作出色,邓秀芳被选为米易段昔街道班班长。这对她来说,意味着更多的责任。
2003年7月正值攀枝花的雨季,连日的暴雨让班长邓秀芳和全班上下都紧绷着一根弦。一天凌晨5时许,在睡梦中的邓秀芳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一名驾驶员打来的,说是发现甸渡路K7+350处路面有裂缝。邓秀芳立即叫上几名工友骑上摩托车冒雨前往事发路段进行巡查。当发现路面上的裂缝在逐渐扩大,而且路基沉陷速度较快时,她果断决定禁止车辆通行,不顾过路驾驶员的粗鲁抱怨,会同其他工友立即设置警示标志。随后该处长约200米的路基沉陷快速扩大,最终造成了半幅路基、路面跨塌,致使省道214线道路中断。由于她的果断处置,提前警戒预防,防止了一起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2005年,经民主推选,邓秀芳成为米易段柳溪河女子养护班班长。她踏实、不怕吃苦的工作作风依然未变。2009年7月27日,降雨量集中引发的严重地质灾害,造成柳溪河道班所管养道路受损严重,城区通往重灾区道路一度中断,严重影响全县的救灾工作和过往车辆及行人安全。邓秀芳在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组织班组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险:设置警示标志,疏散滞留的人员和车辆,会同赶到现场的人员、机械及抢险车辆开展清淤除泥抢险工作。此刻,她已无暇顾及自己是个女同志,抢险结束后,邓秀芳完全成了一个“泥人”。
正是凭着对公路养护的质朴情感,养路这项又苦、又脏、又累的活儿,从1991年参加工作,邓秀芳干了近20年。
辛勤耕耘 事业点亮人生
面对公路养护工生活条件艰苦,职工收入偏低的状况,邓秀芳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工人在养护班空场地培植树苗、花苗和圈养家禽。由于一直从事道路养护工作,没有苗木育植技术和经验,邓秀芳自己买来电脑、安装好网络,通过上网查询,一点点学习种植和养殖技术。从2005年开始和工友们开展养护班三产创业,每年他们培育的可移栽树苗价值15000余元。“等雨水来了,我们还要种几百株小叶榕。”邓秀芳的声音里透着自豪。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柳溪河班养护的17公里道路横跨米易县城区,各种商店、餐馆林立,以路为市、路面污染、水沟损坏的现象尤为严重,但其路貌、路况最好、检查评价最高。而邓秀芳也相继获得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金桥奖”“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等一系列称号。
面对未来,邓秀芳一脸坦诚:“我这一辈子已离不开公路了,为公路事业发展多尽一份力、多流一滴汗是我要一直坚持要干的事。”
新闻推荐
案情简介2011年5月21日晚,被告人杨某与朋友吃饭、饮酒后,又到KTV唱歌、饮酒。22日零时许,杨某驾驶微型小客车。由于酒后不能正确辨别方向,误将车行驶至米易中学校后大门,撞倒一辆停放在大门外...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