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董彦
初见李洪寿,他给人一种憨厚实在的感觉,鬓发间隐现着银丝,黝黑的脸庞上总带着谦和的微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李洪寿始终坚守扎根乡村育新人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潜心育人 他是一位乡村教师
1981年,李洪寿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米易县团结乡中心校,在乡村学校一扎便是三十多年。“调到城市去,这样的念头不是没有过,但我是农民的儿子,不能忘了生我养我的农村。”李洪寿笑着说。
1999年,李洪寿调到米易县丙谷中心校工作。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他不断总结归纳教学方法。课堂上,李洪寿深入浅出地讲解教学要点;课堂下,他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在学校,学生们都喜欢上李洪寿的课。
面对新一轮教学改革,李洪寿积极钻研,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总结出“比、学、赶、超”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被他的同事所认可。
李洪寿和同事们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回报。2008年,丙谷中心校共有55名学生升入县第一初级中学;2009年,66人升入米易一中;2010年,72人升入米易一中。学校中考成绩在全县乡村学校中年年位列第一。
以德教人 他是一位耕耘者
多年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李洪寿深刻了解一名普通教师的酸甜苦辣,“我要做一个能够为师生提供真诚服务的人。”他理解教师,与教师平等对话,倾听教师心声;他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全校教师创造舒心、称心、顺心的工作环境。
2009年,李洪寿开始担任米易县草场中心校校长。调到新学校,李洪寿着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其中包括市级骨干教师10名,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市级优秀班主任8人。他的精神和品质在校领导班子中引发出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用短短几年时间,改变了一所农村学校的面貌。
李洪寿始终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在他认为,这是最大的幸福。正是这种幸福感,使李洪寿扎根乡村,三十年如一日地为乡村教育默默奉献。
新闻推荐
20日,工人在给茄子苗喷水。目前,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的“工厂化育苗”正在生产西红柿、黄瓜等6种蔬菜苗。育苗场占地60亩,今年1月开始育苗,烤烟、水稻、蔬菜苗都可在此标准化生产,能满足5000亩地的栽种...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