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米易教育:为孩子编织五彩梦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12-11 09:52   https://www.yybnet.net/

米易县第一小学校

米易县第一小学校

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配有多媒体教室、阅览室、美术室、红领巾广播室等功能室,与米易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实现了教育资源和信息共享。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每一个孩子营造出充满浓厚校园文化气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近年来,学校投资50余万元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草坪绿意盎然,乔木错落有致,灌木造型优美,绿篱修剪整齐。草茂花香、风鸟和鸣的校园美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学校在狠抓教学管理,增强课堂实效的同时,着力推崇“三题”研究和“121”课堂教学模式,集体备课制,三次电子备课,使教案更加优化,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学效率。

米易一小是四川省首批校本研训基地校,教育科研是学校近年来走出的一条新路。学校除了认真开展好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师互助体形成的校级研讨课、新进教师汇报课“三堂课”外,还充分发挥出“校本研训基地校”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轮流派出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实行师徒结对制等,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重点抓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以科研促教学,培养能科研、善教学的科研型教师,努力使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轨。学校获省级科研成果奖4项、荣获“四川省民族地区首届校本研修组织与管理经验成果一等奖”。

学校结合课程改革进行教学手段变革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培养,开设了鼓号队、腰鼓队、舞蹈队、合唱队、书法组、演讲组、乒乓球队、田径队、篮球队等30多个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六一”文艺汇演、运动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省、市艺术人才大赛中,该校有多名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每天的大课间操活动成为一道有特色的亮丽风景,大型团体操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赏。班、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开展了多形式多主题的班、队活动,让全体少年儿童学会生存,自强自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求知求真,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四川省民族地区校本研训基地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四川省小公民道德建设优秀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教师队伍先后荣获各级各类荣誉25项,他们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优秀校长;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辅导员;四川省骨干教师……一位名师一面旗帜,一位专家一首小诗。

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中心学校

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中心学校位于米易县东南部素有“万亩杜鹃、千亩梯田”之称的龙肘山脚下,距县城约11公里。

新山傈僳族乡有着丰富的傈僳族文化底蕴,傈僳族“约德节”、传统刺绣技艺、传统织布技艺和舞蹈“斑鸠吃水”已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这一文化资源,学校经过收集整理,编排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傈僳族课间运动操,并逐步向群众延伸推广,使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得到有力传承和发展。

米易县第一初级中学校

米易县第一初级中学校是一所新建的全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于200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米易一中是四川省教育学会首所挂牌“实验学校”,建校四年来,学校已成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第二批校本研训基地学校。

学校德育管理实施的“班级星级动态管理模式”在全县推广,并辐射到周边地区,效果显著。学校现已形成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自2008年3月以来,学校开设了各具特色、门类齐全的选修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温馨自由的开敞式书吧,精心镶嵌在校园灯柱上的“校园之星”的笑脸和座右铭,诺贝尔文化园、世界名校文化园、世博文化园等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构成了该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每天的阳光体训、趣味大课间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尽享运动乐趣,更加健康地生活,快乐地学习。3月角逐“校园之星”,4月“我们一起感恩”,5月在“校园艺术节”歌舞青春、挥洒梦想,8月“军训——成长的一堂必修课”、9月“熟悉我们的校园文化”,10月“阳光趣味运动会”,12月“英语文化周”……贯穿全年的大大小小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得到全面提升。

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校

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是一所组建于2008年8月的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灵官山下,是攀枝花市艺术特色学校,攀枝花市传统体育示范学校,攀枝花市德育先进学校。

该校以阳光体育运动为龙头,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按照体育大课间的要求,该校自编自创了课间武术操,场面气势恢宏,动作豪放刚劲有力,获得极高的赞誉。人人参加体育普及训练,开设了双节棍、散手操、功夫扇、武术队、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等多个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特别是学校女子足球队作为攀枝花市唯一的青少年女足,代表攀枝花市参加省运会取得骄人战绩。该校2009年被吸纳为“攀枝花市钢城体育俱乐部”成员。该校自创武术操也成为第二十六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攀枝花市唯一一个省级二等奖。

以艺术教育促学校内涵发展,以创新科技为载体,深入探究艺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活动,营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开办之初即成立了学生艺术团、教师合唱团及教师舞蹈队。每年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设立校园艺术文化周,引导师生走近艺术、亲近艺术、欣赏艺术从而热爱艺术进而创造艺术。在书画展上,同学们的美术作品内涵丰富格调清新。这些作品悬挂在教学楼的过道、书吧、楼梯等处,丰富着校园文化的同时又展示了学生稚嫩而美好的心灵。成立三年来该校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各级绘画比赛,其中获得国家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一人;160人分获省、市一、二、三等奖。

学校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每周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开展20个以上团体的兴趣活动课;每个班35人左右,保证人人参加一个兴趣活动,力争人人都参与,人人都进步。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增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校园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艺体教育硕果累累。

米易县湾丘彝族乡中心学校

米易县湾丘彝族乡中心学校是一所半寄宿制农村中心小学,获得过四川省体育达标先进集体、四川省绿色学校、攀枝花市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攀枝花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攀枝花市绿色学校、攀枝花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校内绿树成荫,国内外名人走廊道旁林立,教学楼道间挂着学生们天真浪漫的字画……形成了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校狠抓教师素质和特色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步提高,大力彰显了学校民族教育特色。

推进素质教育和民族特色相结合。湾丘彝族乡中心学校在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采取了与本校学生情况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成立学校民族音乐兴趣小组和民族文艺表演兴趣小组,广泛开展口弦、琵琶、笛子、朗诵、舞蹈、小品等活动,还成立了民族风情调查研究小组,并安排专任教师组织开展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做到活动育人。该校立足民族特色教育,注重在常规教学中融入民族特色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水果嫁接的技术与技巧、烟草种植的注意事项、地方民族文艺的现状和发展等既实用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

四川省米易中学校

四川省米易中学校创建于1953年9月,是攀枝花地区最早的一所高中,至今已有58年的历史。

该校是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美高中生交流基地学校、21世纪生物教育创新百家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青少年科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

该校坐落在山清水秀的安宁河畔,是按照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修建的一所全封闭、寄宿制、硬件设施一流的新学校。近4万平米的绿地面积,绿地率达44%,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为学生愉悦学习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

米易县图书馆、米易县体育运动中心及恒温游泳馆与整个校园融为一体。藏书40余万册,期刊杂志1000余种的图书馆内,同学们随时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塑胶篮球场、网球场每天都能看到师生们锻炼的身影。学校的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也设在体艺馆,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实现了图书馆、游泳馆、运动场的资源共享。

学校重视学生艺体特长的培养,有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每天下午组织学生进行阳光体育活动,学生参与率达100%。每天下午6点到7点半对艺体特长生进行训练,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攀枝花皮划艇队就读于该校,2008至2010学年期间在全国、全省等重大比赛中都屡获佳绩。

学校成立了“女子曲棍球队”,多次代表攀枝花市参赛,屡获殊荣。2008年10月参加四川省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荣获第三名;2009年4月,参加2009四川省女子曲棍球冠军杯赛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2009年7月8日,参加在四川犍为县举行的“体彩杯”四川省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锦标赛中荣获冠军。2010年7月,参加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女子曲棍球比赛荣获亚军。

米易县民族中学校

米易民族中学组建于2005年,是一所全封闭全寄宿制初级中学。校园全天24小时实行无空档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师生的安全。学校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生活习惯各不相同。针对这一特殊性,学校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放在首位,让他们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能歌善舞、体格强健的天赋,充分挖掘他们在艺术和体育方面的特长。通过实践探索,民族中学收到了“好习惯终生受益、好特长个性飞扬、好成绩促其成才”的办学效益。

学校配备了摔跤室,于2006年成立了摔跤队。摔跤队参加2007年四川省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取得了两银三铜、团体总分全省第六名的好成绩。2008年、2009年分别取得了全省第五名、第七名的好成绩。在2010年四川省运动会中,为攀枝花市夺取了80多分的好成绩。2011年9月该校摔跤队参加攀枝花市第六届运动会,夺取14枚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团体总分荣获攀枝花市初中组第一名,小学组第二名。学校还成立了鼓号队、电声乐队、军乐队、舞蹈队、合唱团,孩子们纷纷参加各种培训,一方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坚定不移地推行课程改革。2011年5月、6月教师分两批到山东昌乐二中和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回到学校后学以致用,深入开展了课程改革,把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本着“教孩子三年,为孩子三十年着想,为孩子六十年奠基”的理念,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努力创新发展。通过短短半学期的改革,教师变了,孩子们变了,孩子们激情的投入,激烈的讨论,大胆的展示,精彩的点评,睿智的质疑、客观的总结都让老师感到惊喜,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让他们在课堂中找到了精彩的自我,实现了自己价值。教育观念的转变,课堂角色的转换,师生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米易县第三初级中学校

米易县第三初级中学校是一所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全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

在管理上,学校坚持以创德育特色为突破口,狠抓德育管理,每周进行一次“六星级”文明班级评比,认真落实一定做细、一定做实、一定做严、一定做好“四个一”工程。学校着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成立了“音韵之声”广播站、文明礼仪评比小组、卫生评比小组、锻炼评比小组、环卫绿化小组,大大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积极创建清洁校园,增进文明习性,传承和发扬“敬、孝”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现了无垃圾桶的干净校园。

在教育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社会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坚持狠抓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着力加强艺体教育。除充分利用本身资源外,学校还与攀枝花学院、西昌学院合作,充分利用高校智力资源,为学生开设了合唱、舞蹈、彝语、乐器、美术、书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班,每一个学生都参加一个课外兴趣活动班,利用每周二、三、四的课外活动时间训练,每一个年级开设艺体班,从而更好地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优秀的人才。

新闻推荐

调田改土:两万亩高标准农田促增收

□本报记者苏勇文/图改变了种植模式“以前,3亩地年收入不到3万元;现在调田改土后,3亩土地年收入预计有4万多元。”12月12日,正在给蔬菜浇水的村民邓福安告诉记者。邓福安是米易县垭口镇安全村的村民,...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米易教育:为孩子编织五彩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