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早春蔬菜:米易菜农致富的“金钥匙” ——攀枝花市特色农业产业新春纪实(一)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2-28 09:2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南桢文/图

“今年的番茄1斤卖到一块七八,1吨番茄卖了3000多元。往年七八角钱一斤就已不错了。”2月24日,在攀西农产品交易市场,卖番茄的王世杰开心地说。

王世杰是米易县攀莲镇柳溪村二组村民,种了2亩番茄和1亩四季豆。目前,番茄已卖了2万多元,照这个行情,估计这季番茄能卖4万多元。

米易县农牧局有关负责人说,早春蔬菜是米易农业加快发展的一个重点产业。去年12月底,米易早春蔬菜已开始陆续上市,截止目前,已外销1.6万多吨。今年全县早春蔬菜种植面积5.5万多亩,其中大棚蔬菜2.6万亩,预计可实现总产量18.6万吨,总产值达4.5亿元,同比去年将新增产值2400万元。

交易市场收购忙

来到攀西农产品交易市场,已11点过,收购蔬菜的摊位上,工人们正忙着把苦瓜、黄瓜、番茄等早春蔬菜分拣、装筐。

41岁的王世杰用火三轮车拉着番茄来卖,过地磅、卸筐,整个过程很熟练。他说:“种了多年的早春蔬菜,卖菜的程序早已习惯。我今天番茄卖成1.75元一斤,如果是大棚番茄,可能要卖到2元一斤。”

王世杰家有近5亩多地,因大部分是坡地,暂时没法种大棚蔬菜。他说,如果种大棚蔬菜,收入应该在10万元以上。

攀莲镇青皮村三组的汤选华拉着几筐苦瓜来卖,对苦瓜的价格他并不是太满意:“我家种了1亩多苦瓜,才刚开始卖。今年种苦瓜没有种黄瓜划算,苦瓜刚开始能卖5—6元/斤,现在降到1.6元—2元/斤,可黄瓜仍卖2.5元左右一斤。”

“从目前行情来看,黄瓜和番茄的价格具有较大优势,今年番茄起价从1.3元一斤,现在均价在1.6元一斤,已经有10多天了。番茄和黄瓜每亩产量大约10吨左右,而苦瓜只有5吨左右。”米易县农牧局农业推广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廖世华说。

交易市场内一名收购蔬菜的商贩透露:“收购的蔬菜80%销往成都,现在每天有10多辆车,要运200多吨蔬菜出去。”

廖世华说,米易的早春蔬菜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供、销体系完整。目前共建成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2个,形成了1000余吨的日交易量规模。

“全县50%以上的外销早春蔬菜都在我们市场交易。目前市场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主要设置集散交易区、贮藏保鲜区、物流服务区、技术研发区4个功能分区。其中,集散交易区设置摊位54个,贮藏保鲜区内共有大型冻库12个,物流服务区包括信息网络中心、生活休闲中心等设施,技术研发区内设有技术培训中心、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设施。”攀西农产品交易市场有关负责人说。

田边卖菜把钱赚

在攀莲镇贤家村,村民的土地经坡改田后纷纷种起了大棚蔬菜。十一组的杨洪才今年种了5亩大棚番茄,他说,现在已卖了4万多元,按这个行情,今年卖个十二三万不成问题。

杨洪才感慨地说:“这是种大棚蔬菜的好处。”以前,他家土地比较零散,又在坡上,没法架大棚,加之水源等基础设施差,只能种些豌豆、小麦等传统作物,挣不到钱。后来,杨洪才出去做生意,承包工程,没曾想却亏了本。

“2010年,政府鼓励村民进行土地改造,并配套建设了水渠、道路,我就贷款7万元将5亩土地改造后,搭起钢架大棚,种上了甜椒和番茄,去年一季早春蔬菜就卖了10万元,还清了贷款。”

杨洪才说,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天亮就来地里摘番茄,临近中午就拉到附近的收购点卖,很方便。

在贤家村的路边,有大小蔬菜收购点13个,离收购点最远的村民也不到3公里。

见到贤家村支书肖祥顺时,他正好在路边收购点卖番茄。他说:“今天摘了些小番茄来卖,往年这些番茄只能当废品,拿回家喂猪,而今年却能卖六七角钱一斤,不错。”

肖祥顺家有3亩多地,种了2亩番茄、1亩多四季豆,现在番茄已卖了4万多元,四季豆还没上市。他估计今年早春蔬菜毛收入可达7万多元。

看着连成片的大棚蔬菜基地,肖祥顺说:“以前,这一片全是坡地,只能种点大春作物,1亩地种得好有两三千元收入;现在土地改造种上早春蔬菜后,收入是原来的10多倍。”

“我们这里的早春蔬菜不用进交易市场就被商贩收购了,商贩每天都要在村里收购100多吨蔬菜外运。因为帮商贩收购,村里部分菜农还当起了经纪人,这也成为村民创收的一条途径。”肖祥顺坦言。

村民徐春除了卖自家的菜,还帮着商贩代购,每吨能挣100元,有时一天就能挣一两千元,一年能挣10万元。目前,米易县像他一样从事蔬菜代购的农村经纪人已达200人左右。

肖祥顺说,贤家村有18个组4400多人,80%的村民都在种早春蔬菜,全村有近3000亩早春蔬菜,其中有650亩设施大棚;预计今年早春蔬菜产值将达60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将上万元。

政府引导产业俏

米易县种植早春蔬菜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北方设施农业的兴起和南方“绿色长廊”的贯通,该县早春蔬菜的优势被逐渐削弱。加之未能及时推广设施农业,受霜冻等气候影响,早春蔬菜曾一度错失销售良机,出现过“菜贱伤农”情况。

如何建立一套蔬菜生产运销的长效机制,保障菜农稳定增收,米易县在发展设施农业方面作了一系列有益尝试。

县农牧局有关负责人说:“米易光热条件好,与北方相比,我们搭棚不是为了提高温度,而是为了防风和防霜冻。如此一来,早春蔬菜最早能在每年的12月底上市。”

2000年,米易县出台政策,对菜农搭建钢架大棚每亩给予1000元的补贴。同时,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扶持种植大户,调整产业结构,引导菜农发展设施农业,努力构建“一村一品”名优品牌蔬菜生产格局。

2010年,米易县将钢架大棚补贴提高到每亩2000元;对新建的节水灌溉项目,每亩补助500元;实施田型调整,每亩补助800元。

廖世华说,在政府引导下,大棚蔬菜迅速在攀莲镇、垭口镇、丙谷镇、湾丘乡等乡镇发展起来,近年来,种植面积以每年5000亩的速度增长。

早春蔬菜作为时令蔬菜,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取决于一个早,更关键的是它的质量和品种一定要好。

为此,县农牧局采取措施严把农资市场准入关,定期对经销商进行培训,组织专门的执法队伍对蔬菜进行检测。在农业技术方面,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黄板、蓝板等物理技术杀虫。定期对菜农进行培训,引导他们在种植苦瓜、黄瓜、茄子、番茄、辣椒等大宗蔬菜时,按标准化规程操作。

为提升当地早春蔬菜及其它农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近年来,米易县每年都会召开蔬菜暨农产品推介会,广邀外地农产品营销商(企业)参加。同时,依托互联网广泛发布米易县早春蔬菜的供销信息。

如今,米易县早春蔬菜从最初仅有番茄、黄瓜,发展到拥有豌豆、苦瓜等10余个品种,且“无公害”的招牌更是让米易早春蔬菜行销成都、重庆、北京、陕西等地。早春蔬菜已成为当地菜农致富的“金钥匙”。

新闻推荐

米易举行山地自行车比赛

3月3日,第四届“米易·迷昜花会”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米易县第二届山地自行车比赛在撒莲镇海塔风景区举行。比赛吸引了来自凉山州攀枝花市的22支代表队90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参赛。当天9时30分,各...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早春蔬菜产销两旺2012-03-08 09:23
猜你喜欢:
评论:(早春蔬菜:米易菜农致富的“金钥匙” ——攀枝花市特色农业产业新春纪实(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