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抗旱,我们在行动 ——攀枝花抗旱见闻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3-19 09:19   https://www.yybnet.net/

开栏语

2月29日~3月2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四川日报、攀枝花日报等19家中央、省、市媒体40名记者共同参与的“巴蜀万里行”大型新闻采访活动——首站攀枝花采访结束。

期间,各媒体记者围绕攀枝花市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三张名片,推进“三个走在全省前列”等经济社会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采访,回顾和梳理了攀枝花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民生改善等领域取得的新成就,同时关注了攀枝花市党的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奋进四川 辉煌巨变——迎接省第十次党代会媒体‘巴蜀万里行\’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特别报道,陆续刊发《攀枝花日报》记者参与本次新闻采访活动的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此外,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媒体于3月18日开始陆续推出相关报道。

□本报记者 陶泓霖文/图

2011年攀枝花降水异常偏少,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年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41%、21%和39%。部分地区降水量仅在350毫米左右,创下了自1967年以来的最低值。

近日,媒体“巴蜀万里行”大型新闻采访活动走进仁和区平地镇。在这片紧挨金沙江的干涸土地上,记者看到,虽然干旱困扰着人们的生活,但每一个人都在抗旱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

干旱中,他们积极自救

平地镇位于仁和区南部,最高海拔2367米,最低海拔937米。深山峡谷中,金沙江静静流淌。“如果能把金沙江的水引到平地镇上,我愿意出一份力。”村民刘春邦说。

在刘春邦的印象里,不缺水的年份,每到春天平地镇的坡地丘陵山花烂漫、绿树葱郁,一块块嫩绿的庄稼地镶嵌其中。如今,地里的农作物因为缺水变得枯黄,平地镇也没有了往日的“水色”。

刘春邦是平地镇的养兔大户,他在家中饲养了近8000只兔子。由于干旱,他经常驾驶拖拉机到平地水库取水。“水库的水快见底了,用水泵抽出的水有很多泥沙,要经过沉淀才能用,淤泥可以用来给庄稼‘补水\’。”刘春邦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平地水库属小(Ⅰ)型水库,最大坝高24米,总库容量455万立方米,主要用于集镇供水和农业灌溉。“从去年秋季开始,平地水库的水位逐渐变低,到今天3月,水库基本见了底。”看着几乎干涸的水库,刘春邦皱起了眉头,他告诉记者,除了在平地水库取水,还要到8公里外的跃进水库取水用于一家人的生活,每星期至少要跑4次。

像刘春邦这样抗旱自救的人们,在平地镇还有许多,他们有的驾驶交通工具前往邻近的水库取水,有的到深山中寻找水源……为了渡过难关,他们不等不靠努力自救。

抗旱中,他们勇挑责任

在平地镇辣子哨村,记者见到了“党员义务送水队”忙碌的身影。

“现在每天分上午、下午两次送水,村民的饮水问题基本可以解决。”“党员义务送水队”成员李琳对记者说。

在李琳身后,一辆送水车停靠在路边,村民们排着队等候接水。两个水龙头,几十个不同颜色的水桶,两股水流缓缓流出。“两桶水只够一家人用半天,一点儿都不能浪费。”村民王贵才说。

目前,这支“党员义务送水队”有15名队员,他们活跃在辣子哨村的12个村民小组、8个送水点。队员们用肩挑、用手提、用背背,无论距离多远,队员们都会送水到户。除了送水,“党员义务送水队”还承担了寻找水源的艰巨任务。

平地镇党员群众积极抗旱是当前攀枝花应对旱情的真实写照。早在2011年,攀枝花市便明确了“先保人饮、后保生产”的抗旱工作原则,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相关部门提早制定了抗旱预案;县(区)、乡(镇)、村、组均提前制定了具体的抗旱方案。

目前,全市已投入抗旱资金6300万元;新建和维护提灌站87处,打井和建设集中供水工程81处,修建应急水池和水窖1697处,整治山坪塘3座,沟渠整治59公里,架设人饮管道46公里,投入抽、提水设备136台(套);已有6.01万人、2.5万头牲畜饮水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新闻推荐

做好优抚对象建房入户调查

本报讯(陈艳周仕琦报道)近日,米易县民政局组织工作人员对优抚对象拟建房进行了入户调查,并确定18户为今年优抚对象建房户。此项工作涉及该县12个乡镇45户农村优抚对象。县民政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了解...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烤房里能种蘑菇?2012-03-26 09:16
爱心捐款建水窖2012-03-21 09:18
猜你喜欢:
评论:(抗旱,我们在行动 ——攀枝花抗旱见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