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浩文/图
6月12日上午,米易县丙谷镇芭蕉箐村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村民李顺林家的农家乐扩建现场,几个小伙子坐在工棚里发呆,因为下雨,无法施工。
今年,攀枝花市将建成16个重点旅游新村,其中有6个在米易县境内。按照新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阳光休闲度假相结合、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的要求,6个重点旅游新村的建设,已然掀起了米易县新一轮新村建设热潮。
依托产业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尽管施工现场有些凌乱,但并没有影响这里的优美环境。背后的山上云雾缭绕,房前屋后是大片的枇杷林和芒果林,一群鸭子在水库里戏水……
“我正在修建一个接待大厅和40间客房,地基已经打好了,估计年底就能建成投用,已投入了近400万元”。李顺林告诉记者。李顺林开办农家乐已经7年,对于扩建后的农家乐,他满怀希望:“芭蕉箐环境好,加上马上要动工的马鞍山水库,这里以后就有3个大水库,可谓湖光山色、风光秀丽。同时,芭蕉箐的枇杷名声在外,每年都有大量商贩和游客前来,加上今年这里要打造旅游新村,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游客来芭蕉箐。我现在担心的是新建40间客房够不够用……”
芭蕉箐村是米易县今年重点打造的6个旅游新村之一。按照一村一特色的要求,芭蕉箐依托成熟的枇杷产业,倾力打造万亩枇杷农业生态观光园,同时,充分利用水库多、水域面积大的特点,拟引进1到2家旅游龙头企业,发展休闲旅游业。
从“要我建”到“我要建”
站在芭蕉箐水库的坝顶上,远处的枇杷林和近处的芒果林尽收眼底。芭蕉箐旅游新村规划设计的66户民居按照“适度集中、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原则,分散在不同的区域。如今,所有的老房子已经全部拆除,9个聚居点的场平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有几个聚居点已经在开挖地基的基槽。
在大坝正下方的一片芒果林旁边,村民苏国龙盯着工地出神。“我家的新房就在这里,占地220多平方米,一共三层,等房子修好了,我们一家人就能住上小别墅了。”苏国龙说。
今年初,村委会组织村民代表到阿署达村和红格红山国际进行考察和学习。“看到那些村民开个农家乐,坐在家里就能赚钱,大家很心动,都很支持旅游新村的建设。”苏国龙告诉记者,“村民不必为资金问题担心,每户村民除了能享受国家2万元的补贴,拆除老房子3万元的补偿外,政府还给每户提供了总额7万元的贴息贷款。我家这套房子,只出10多万就够了。这么好的机会,错过就太可惜了。”
对于以后的日子,苏国龙满怀信心。“我家有10多亩枇杷,今年卖了8万多块,要不了两年就可以把贷款还清。到时候我也张罗着开个农家乐,坐在家里赚钱。”
年内形成接待能力
6月8日,米易新村建设推进现场会在白马镇举行。看进度,查问题,谈做法,与会人员马不停蹄。
“3月底前完成规划设计和旅游线路包装、产品策划,4月中旬开工建设,10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11月建成投入使用,实现新增2500个以上床位的接待能力。”这是今年米易县对6个重点旅游新村建设提出的工作要求。为此,在4月中旬新村建设陆续开工以来,米易县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加快工程进度。
6月12日中午,丙谷镇雷窝村旅游新村建设现场一片忙碌,在公路另一侧的新农村建设指挥部里,丙谷镇党委书记付春正在和镇、村、社干部激烈地讨论着加快推进新村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把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付春说,雷窝村虽是目前6个旅游新村建设中进度最快的,但是大家仍不敢懈怠。
新闻推荐
马鞍山水库工程建设正式启动 钟勉宣布工程启动 刘成鸣致辞 张剡主持
本报讯(记者陈帆)6月20日,马鞍山水库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米易县丙谷镇芭蕉箐村举行。这标志着该工程即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工程建成后,将解决灌区4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有效破解攀枝花市水资源供给瓶...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