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王丽梅
本报记者 刘 浩文/图
“来,瓷砖放这边,轻点儿;水泥堆到客厅角落里,离沙子稍微远一些;别踩到地上的电线和水管了,小心点儿……”7月24日,米易县城北居安花园第8栋4单元一套正在装修的房屋内,房主谢平正忙得不亦乐乎。
居安花园是米易城北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今年6月,居安花园一期12栋楼房共700余套房屋通过竣工验收,并于6月29日起陆续交付使用,标志着这一大型安居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房子修好了,最高兴的莫过于盼着入住的老百姓们。交房的第一天,小区物业管理公司里挤满了前来领取钥匙的房主,这让所有工作人员忙了一整天。“我就是第一天排队拿到的钥匙。”谢平笑着说。
让谢平高兴的不仅是顺利拿到了钥匙,小区内宽敞的道路、规范的绿化、优美的环境,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政府和开发商考虑得很周到,可以说是细致入微,让我们这些住户很感动。”
老百姓
有房住,有幸福!
走在居安花园内,不时能听到阵阵刺耳的切割声,那是装修房屋时切割板材的声音。对于在装修中忙前忙后的户主来说,这些刺耳的声音听起来就像“交响乐”一般美妙悦耳。
在材料堆积如山的家里,谢平正张罗着工人们内外忙碌着。“我不懂装修,这房子是我的兄弟帮忙设计的,他让我照着他说的干。”谢平说,“幸亏现在放暑假了,娃娃们不用上学,不然我这个当老师的哪儿有时间来照顾这头。”
谢平是米易县得石镇坊田村人,在坊田小学教书。“从我们家到村委会有二、三十公里远,更别说到得石镇上或者是到米易县城了。进城买房一直是我最大的心愿。”谢平说。
“县城高昂的房价对于我这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来说,确实难以承受。2009年米易县出台了一项关于农民购买农转非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规定每农转非一个人可按1300元一平方米的价格购买35平方米的房子。”说起当时的情景,谢平记忆犹新,“我是教师,是城镇户口,但我的父母、妻子和孩子都是农村户口。最后全家一合计,决定将父母和妻子3人的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就是靠这3个农转非户口,我们买下了现在这套105平方米左右的保障性住房,总价不到14万元,比商品房便宜多了。”
“装修费用预计在8万元左右,现在已经买了2万多元的材料回来了。”对于以后过城里人的日子,谢平充满期待,“这房子位置好,就在米易中学旁边,以后娃娃读书方便。背后这片空地规划的是一个农贸市场,以后方便得很。”
在跟谢平聊天的不到半小时里,他的手机前后响了4次,全是亲朋好友打电话来问房子装修进度的。“嘿嘿,大家都等着来庆祝我们家乔迁新居呢。”说这话时,谢平一脸幸福。
从谢平家出来,楼下一群工作人员正在安装小区的电缆。其中一人叮嘱其他人,“要抓紧点干了,现在业主装修速度很快,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人陆续入住了,我们一定要赶在他们的前面把配套设施建好。”
政府部门
让老百姓住得起,住得好!
米易县2012年廉租住房建设工程——垭口镇项目和“德福苑小区”项目(配建廉租住房)已于6月28日开工;麻陇彝族乡2012年公租房建设工程项目已于6月29日开工;去年开工建设的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公租房已于今年2月完工,米易县2012年林业棚户区改造项目、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都已经于6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
目前,米易县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除限价商品房工程项目(草场克朗片区城镇居民保障住房)因受土地征用拆迁影响外,其余各项目均已于6月前全面开工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当中。
“米易于2006年起开始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城镇住房保障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米易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06年至2011年,全县共修建廉租住房394套、经济适用房130套、公共租赁房574套、限价商品房788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404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366户次。
“我们从强化项目实施和监督入手,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强化公平分配管理,有效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该负责人说,“除此以外,我们还把保证工程质量和完善配套设施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中之重,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力争把保障性安居工程这一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建设成放心工程、群众满意工程。”
在该负责人看来,米易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全面推进,首先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在项目申报、手续办理、土地收回、资金拨付等方面开辟了“绿色通道”,因而确保了全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新闻推荐
日前,攀枝花市米易县攀莲镇青皮村村民钟国华试种的莲雾喜获丰收。他家庭院里的莲雾缀满枝头,一个个鲜艳夺目、呈钟形的莲雾挂满树梢,煞是喜人。钟国华介绍,莲雾的亩产8000斤左右,目前的市场价70元...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