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颛顼诞生地初探(上)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7-12 08:39   https://www.yybnet.net/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三皇五帝”中五帝的第二帝。古代典藉记载颛顼出生在有若木生长的古若水畔,也就是有攀枝花树生长的雅砻江畔。四川省米易县地处雅砻江与安宁河交汇的三角地带,这里生长着许多高大的攀枝花树,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大约距今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这些遗址中何家坝遗址最大,可能就是颛顼的诞生地。

□刘胜利   

颛顼何许人也?史载,颛顼帝姓姬,轩辕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号为高阳氏。是中华文明史中著名的领袖人物三皇五帝中的一位承前启后的大帝。三皇指:“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人皇”(轩辕氏)。“五帝”指:少昊、颛顼、喾、尧、舜五人。

颛顼生于公元前2514年,《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颛顼帝也”①。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15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国家。20岁立为帝,统治天下。对于他统治的地盘,《淮南子》说:“北方之极,颛顼、元冥(是管北方的水正官)之所司者万二千里。”②《史记》说:“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蹯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③幽陵乃现在的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南部;交趾就是现在的越南;流沙乃现今甘肃省张掖;蹯木,东海中有山焉,名曰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指的是广阔的东海。也就是说颛顼所辖之地已经相当于现在的中国版图了,而南方则比现在中国的版图还大,因为其南部管辖至现今的越南。

颛顼的出生地在何处?根据史料记载,他出生在若水畔,具体在何地呢?让我们来探寻一下吧。

一、颛顼出生在有若木

自然生长的若水畔

最早记载颛顼生于若水的是《山海经》:“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帝颛顼。”④《吕氏春秋》也说:“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⑤《史记》又载:“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⑥明《嘉靖开州志》更具体的说:“颛顼高阳氏姬姓,祖曰黄帝,父曰昌意,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昌濮,枢瑶光贯月之祥,生帝于若水。”⑦据专家研究,“若水”即为“雅砻江”,这就表明颛顼是出生在雅砻江畔,雅砻江从青海发源以后由北向南流经四川的阿坝、甘孜、凉山、攀枝花,在攀枝花市三堆子与金沙江交汇。那么颛顼究竟出生在雅砻江的什么地方呢?他出生在雅砻江有攀枝花树自然分布的江段。古若水是因江畔有若木才得名的。《水经注》称:“若木之生,非一所也。黑水之间,厥木所植,水出其下,故水受其称也。”⑧这里的“水出其下,故水受其称也。”就是说,江水从若木脚下流过,因此被称之为若水。那么若木是什么木呢?《山海经》称:“黑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⑨《水经注》转《淮南子》说:“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也。”注称“末,端也。若木端有十日,状如莲华,华犹光也,光照其下也。”⑩古代“花”与“华”相同,可以相互借用,“莲华”即为“莲花”。这话大意是说:若木的顶端就像有十个太阳一样,花的形状如莲花,花像似有光一样,从上照耀下来。世间除了攀枝花还有哪一种花是这样的呢?因此,学者们一致认为,“若木”就是“攀枝花树”,若木上盛开得像十个太阳,金光灿烂,光照下来的花,就是攀枝花。那么有若木的雅砻江江段在何处呢?肯定地说:就在攀枝花市所辖的江段内。虽然雅砻江流经了阿、甘、凉三州才进入攀枝花市,但只有攀枝花市年无霜期超过300天,年光照超过2200小时,有适合攀枝花树自然生长的光热条件,所以有攀枝花树的自然分布,而攀枝花市所辖的雅砻江以上江段,则没有这样的光热条件,因此没有攀枝花树的自然分布。

雅砻江是元以后的称谓,若水是上古的称谓,上古时称的若水确切指向的就是攀枝花市所辖的雅砻江江段。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动摇地说颛顼就出生在攀枝花市所辖的雅砻江一带。

雅砻江有一条支流叫安宁河,发源于凉山州冕宁县拖乌山的菩萨岗,与雅砻江隔山平行由北向南流淌,进入攀枝花市的米易县后,两水相距仅40余公里,而且越流越近,最终在米易县的得石镇两水相汇,再向南流不到10公里,在三堆子又与金沙江交汇,三水相拥奔向远方。攀枝花市所辖的雅砻江东岸与安宁河西岸形成一块三角地带,这块三角地带归米易县所辖,上古时期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动物满山,野果遍野,攀枝花盛开的时候,无数条小溪中游鱼如织,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南来北往的部落在这里驻足,养精蓄锐后又到更加广阔的空间去发展。“昌意降居若水”就来到了这里。所谓的降是由上而下,自古以来,人们视北方为上方,南方为下方,如今的地图也是上北下南,昌意由北方来到南方定居,称之为降居。昌意到这里应该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一个群体来的,至少是一个部落或一个家族随他而来。他们是来开发西南边陲的,可以说昌意是中原黄帝氏族对西部地区的第一次开发,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西部大开发”。

昌意从中原带来的人马,也可以说是一支军队,一支以男性为主的军队,这支军队没有随军家属,连领队的昌意也没有带家属,而是到了这里后才“娶蜀山氏之女为妻”。也就是说,昌意从中原带来的华人,以昌意为首纷纷娶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女子为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昌意娶蜀山氏之女为妻后生下了颛顼,颛顼长到10岁的时候奉召到他的叔父少昊那里学习,离开了攀枝花市所辖的雅砻江畔,回到了中原,史载他的父亲昌意后来也回到了中原,然而随昌意一起来到这里的华族人,已经在这里娶妻生子,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生长繁衍,建设和开发着这片丰腴肥美的大地。

注释:

①《史记.黄帝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页。②《淮南子·时则训》上海古藉出版社1985年版,第187页。③《史记.黄帝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年版,第10页。④《山海经.第十八.海内经》上海古藉出版社1985年版,第297页。⑤《吕氏春秋.古乐篇》上海古藉出版社1985年版,第321页。⑥《史记.黄帝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年版,第11页。⑦《嘉靖开州志》卷十九,二九九页。⑧《水经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14页。⑨《山海经.第十八.海内经》上海古藉出版社1985年版,第298页。⑩《水经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14页。

新闻推荐

米易县积极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王丽梅记者刘浩)日前,记者获悉,近年来,米易县不断改进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和服务工作,截至6月底,该县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5个,出资总额2.56亿元,业务范围涉及种植、养殖以及信...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颛顼诞生地初探(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