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米易县民族中学副校长何永强驾车在县城内外的几所中小学校转了个圈,查看着“校安工程”的建设情况。他是米易县“校安工程”督查组成员,肩负着城区片“校安工程”建设的督查重任。自7月31日米易县全面启动暑期“校安工程”建设,对全县22所中小学校的37栋建筑展开维修加固以来,何永强隔几天就要到实施校安工程的学校查看一番。“注意安全、保证质量、加快进度。”每到一处,他都要对学校的负责人叮嘱几句。
“校安工程”
纳入财政预算
“拆卸和搬运黑板时要小心,不要把四个角弄破了;进行外墙高处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8月7日,攀莲镇典所小学内,学校负责人钟国安站在正在进行加固施工的教学楼旁,跟施工负责人进行着交流。
典所小学不大,环境却很优雅,尤其是校园中间那棵枝繁叶茂的巨型攀枝花树,让这里生机勃勃。学校正在维修加固的三层教学楼就掩映在这棵树的背后,树下整齐地堆放着各种建筑材料。施工现场,工人们有的在搭设脚手架,有的在自上而下清除教学楼内外墙的瓷砖。
“这栋教学楼属于B级危房,被纳入了今年的‘校安工程\’,约81万元的加固费用全部由县财政承担。”钟国安说道,“这得感谢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安全问题解决了,心里才踏实。”
“今年,全县校安工程将完成加固项目37个,拆除重建项目6个,总面积44000多平方米。今年暑假期间要完成的是37个加固项目,总投资近4000万元。”米易县教育局局长何明树表示,“县里面把这笔资金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为‘校安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绿色通道”
助推项目建设
6月4日,米易县政府常务会专题审议“校安工程”实施方案;6月6日,米易县委常委会通过“校安工程”实施方案;7月13日,县校安工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推动相关工作;7月27日,37个加固项目招标工作全部完成;7月31日,所有施工队伍全部进场,米易县暑期“校安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一连串紧锣密鼓的行动,反映出来的是米易县加快推进“校安工程”建设的坚强决心。实施方案确定以后,县教育局迅速做好了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精心组织施工,加强施工管理;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特事特办”,完成了“校安工程”控制价评审;县发展和改革局、住建局等部门也分别为立项审批、招标和相关手续办理等工作大开绿灯。
“所谓‘特事特办\’,并不是说‘校安工程\’建设不办手续或者手续不完善,而是通过各部门加班加点工作,其他审批事项为‘校安工程\’让路。”何明树说,“我们在手续审批方面节约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这充分反映了全县各级各部门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事实上,除了手续审批动作迅速以外,施工队伍从确定到进场,也只用了短短3天时间,为全县暑期“校安工程”建设按时完成打下了基础。
“教育优先”
彰显民生情怀
在米易县民族中学的校园内,机械轰鸣,施工人员在一栋栋裹着钢铁支架或者是绿色安全网的楼房里忙碌着。跟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这里不仅有一个“校安工程”加固项目,同时还有几栋新建的楼房,包括学生宿舍和食堂。
“这边正在建设的是我们的宿舍和食堂,中间在维修加固的是综合楼,最里面已经建好的房子是我们的新校舍,有32间教室,能容纳1500名学生,开学就可以使用了。”走在熟悉的校园内,何永强兴奋地给记者比划着。
何永强是有理由高兴的,通过校安工程,学校从头到尾几乎“翻新”了一遍。
其实,民族中学现在的情况只是米易县贯彻“教育事业适度超前发展战略”,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一个缩影。2006年,米易县提出适度超前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明确了“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布局更趋合理、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发展目标。
此后,米易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得到了持续改善。先后投入7亿余元,新建校舍20余万平方米,通过实施“校安工程”,全部消除了中小学D级和C级危房,全面新建和改造学校食堂并达到了卫生标准;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改善教育设备设施的配置,使全县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小学、初中教学仪器设备按不同类型学校标准要求的配齐率达100%;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极推进”和“初中集中办学、小学高段相对集中、小学低段就近入学”的原则,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基本完成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
如今的米易,教育事业呈现出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5月,米易县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新闻推荐
8月8日,米易县草场乡晃桥村4组,村民邓换军将整理成串的烟叶放入烤房内,准备进行烘烤。据了解,米易县今年烤烟种植面积达到7.3万亩,预计产量在19.5万担以上,产值将达到2亿余元。目前,该县的烤烟已经陆续...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