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关于攀枝花市水利工作情况的报告(摘要)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9-03 08:12   https://www.yybnet.net/

2007年以来,攀枝花市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全市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7.82亿元,是前五年的3倍以上,其中市级以上财政资金11.52亿元,是前五年的4倍以上。五年间新增水利工程3158处,新增“蓄引提”能力2991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7.92万亩,新增节水面积11.43万亩,解决了25.92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全面贯彻国家大政方针,推进水利事业科学发展

准确把握国家和四川省推动水利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党的治水兴水方针政策,及时出台了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贯彻意见,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攀枝花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全市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

(二)全力抓好发展规划,水利事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攀枝花市从水资源的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相继编制完成了《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攀枝花市水利建设规划》、《攀枝花市“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实施规划》等14个水利综合性规划,以及《观音岩引水规划》、《腾桥河引水规划》等40余个水利专项规划。今年又启动了《攀枝花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攀枝花市水中长期利用规划》等一批重要规划。目前攀枝花市水利规划已列入全国、全省“十二五”水利规划当中,列入省级以上各类“规划盘子”的储备项目资金近60亿元,为攀枝花市“十二五”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水利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扎实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保障能力日益增强

狠抓重点项目立项申报。总投资2.83亿元的大竹河水库工程基本完工,项目从规划、立项到开工建设仅用时10个月。总投资4.76亿元的马鞍山水库工程已于今年6月启动建设。总投资4.78亿元的梅子箐水库工程将于9月底前开工建设。总投资19.59亿元的观音岩引水工程将于年内开工建设。腾桥河引水工程已进入西南旱区水源点建设规划,正在按规划加紧推进前期工作。金沙江提水项目得到了上级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目前局部区域提水项目正在做方案比较。

狠抓骨干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基本建成了攀枝花市第五座中型水库——大竹河水库工程,工程已于今年6月试蓄水。完成了沙坝田水库扩建、小纸房水库病险整治带扩建、高堰沟水库和晃桥水库灌区配套、大河城区河段防洪堤一期治理、红果河防洪堤治理等一批工程建设,建成了小三峡、乌龟石及城南电站等一批小水电工程,全市骨干工程水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在工程建设中,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强化质量监督和工程监理,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切实做到工程建好、资金不跑、人员不倒。

(四)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事业,广大群众受益明显

狠抓农村饮水困难解决和饮水安全。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有条件的地区全面推行集中供水或城市管网延伸供水,切实提高水质和水量安全保障。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64亿元,解决了25.9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狠抓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建成了第二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实现了对全市江河防汛重点部位、中型水库的远程监控和视频会商,完成了5个县(区)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县级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了山洪预警信息系统智能化水平。

狠抓病险水库整治。全市第一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出的病险水库整治任务全面完成。五年间,累计完成了99座(次)病险水库整治工程(包括33座“8·30”震损水库恢复建设),保护下游财产折合资金约11.6亿元。

(五)切实开展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一是强化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和保护。对辖区内省政府批复的57座承担饮用和备用水源水库水质进行取样监测,随时关注水质变化情况。二是建立了水资源污染应急处理机制。建立了“一库一策”的水环境处置和保护机制,对全市200多名水库管理员进行了水质识别观测、简易检测、简单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三是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组织力量重点抓好全市河道、水库治理,开展水环境专项治理,治理水库181座,取缔水库肥水养鱼和整治网箱4050亩。四是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大力开展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建设项目恢复治理和农村“庭院水保”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5平方千米。

(六)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科技节水步伐加快

一是深入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工作。面向学校、社区、家庭、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村,广泛深入宣传节水知识,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二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力度,全市居民生活用水效率提高20%以上。三是提高农业节水科技水平。全市已推广高效节水灌溉6万余亩,其中微灌面积近2万亩,取得节水科技成果5项。

(七)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水利防灾减灾卓有成效

一是有效应对了“8·30”地震灾害。组织水利工程应急排险抢险,确保了全市震损水利工程无一发生次生灾害。解决了4.9万名群众饮水困难。争取灾后恢复重建资金2980万元,按时完成了33座震损水库恢复建设任务。二是有效应对了米易“7·27”山洪并泥石流灾害。组织专家开展应急排险,确保了灾区两座水库安全度汛,遭遇超标准洪水没有垮坝。灾后3天内解决了两个严重受灾村3000余名群众饮水问题。争取恢复重建资金500余万元,按时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三是有效应对了2010至2012年连续三年特大旱灾。三年间累计争取和投入各类抗旱专项资金超过1.5亿元(其中争取省级以上抗旱资金7900万元),共计完成打井2740口,新建和维护提灌站210座,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56处,建成应急水池和水窖2860口,整治沟渠727千米。

(八)着力抓好水产业发展,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着力调整渔业品种结构,发展名优特水产品品种,目前全市名优特养殖鱼类品种达到20多个,在全省名列前茅。积极发展水产业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建成了二滩库区鲟鱼养殖基地,建成了米易县水产良种基地、15万吨渔饲料厂和年加工能力2000吨的水产品企业,以水产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2011年底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2.87万吨,产值3.37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渔业经济收入达到652元,占农民年均收入的8.55%。

(九)扎实开展首次水利普查,各项工作按进度推进。

按照国务院和全省统一安排,2010至2012年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开展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攀枝花市及时成立了工作机构,市、县(区)落实普查人员68人,安排专项资金350万元,组织开展了1700人次业务培训,扎实开展普查工作。

五年来,在水利改革发展过程中,攀枝花市始终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服务发展大局。五年来,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积极服从于、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在体制上实施了水务体制改革,在工作重点上坚持城乡统筹;围绕全市重大战略部署,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以民生为重点,增水源、扩水网、强管理,为攀枝花市加快建设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四川南向开放门户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和支撑。二是坚持依法治水管水。加强依法行政,依法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加强水法律法规宣传。三是坚持水利改革创新。推进水务行政体制改革,完成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小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和探索水利工程建管结合机制。

五年来,攀枝花市水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水利工作的要求还有差距。全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保护难度较大,水资源保障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节水建设需要加强,水利基层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科学谋划水平

进一步增强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和发展层面上,按照全域水利、城乡统筹的原则,科学谋划水利发展改革大局,科学谋划全市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科学谋划要突出战略性,全面提升水利对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支撑保障能力;要注重系统性,统筹兼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要体现创新性,着力构建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抓好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抓好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优化城乡水资源战略配置,提高水资源调控保障能力。抓紧梅子箐水库、观音岩引水、腾桥河引水等骨干项目的前期工作,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着力抓好防汛抗旱能力建设。加快推进金沙江城区段、雅砻江、安宁河、大河、红果河等重点河段堤防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强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三)进一步提高农村人饮安全水平

继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人饮安全规划和建设标准,提高集中供水程度,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干净水。2013年,解决全市规划内所有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5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

(四)进一步严格水资源管理

一是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二是划定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三是划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五)进一步抓好高效节水农业建设

探索建立用水利益协调机制,形成合理的工程水价,用利益机制促进全社会节水意识提高。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积极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实施好米易县、盐边县和仁和区3.6亿元的国家级高效节水示范项目。

(六)进一步深化水利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财政奖补机制。

(七)进一步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在2013年前基本建立起覆盖攀枝花市全部乡镇的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构建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新闻推荐

米易县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易德文记者刘浩)9月3日上午,米易县召开动员大会,拉开了全县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的序幕。据了解,肖家湾煤矿“8·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当晚,米易县责令得石煤矿停止生...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关于攀枝花市水利工作情况的报告(摘要)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