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娇 本报记者 晏洁
行走在攀枝花的农村,火热的建设场面让人惊叹。
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6.5万平方米的居民安置房及公建配套设施,让人恍如进了城;西区格里坪镇庄上村,300亩左右的高端花卉基地建设已近尾声;仁和区总发乡立新村,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盛茗山庄”旅游开发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42户村民的新居已然成型;盐边县红格镇红格村,旅游新村建设如火如荼。
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内,耕地不再七零八落、房屋布局规范有序……攀枝花的农村正酝酿一场巨变,未来将以崭新的面貌示人。
顶层设计:
打破“辈辈建房,次次穷”
金秋,米易县垭口镇安全村新农村建设聚居点与千亩良田浑然一体的田园风光,让人陶醉。
墙面雪白、沙发柔软、地板光洁、吊顶考究……走近村民易忠友家中,我们没有一点身处农村的感觉。从土坯房、瓦房、砖房到现在的楼房,谈起住房的变迁,年过半百的易忠友说:“现在总算和城市接轨了,建一次房,几代人住。”
改善的不仅是住房,通过去年实施的田型调整,易忠友家门口高低不平且较分散的耕地变为“一马平川”。去年底,家里新种植的2亩早春蔬菜,今年便带来4万多元的收入。面对变化易忠友乐呵呵地说:“新农村建设,建到咱们农民心坎上了。”
房子和承包地是农民主要的财富。但多年来,农民的房子盖了拆,拆了盖,基本上十年一个轮回,家里的积蓄大多用到盖房上。
“有新房无新村。”安全村党支部书记田应洪形容农村住房建设是“周期性财富流失”。一辈辈建房一次次穷,根子在于缺乏科学规划。
2011年,当地村支两委引导村民算起“投资年限账”“节约土地增收账”“统一规划节省账”“宜居长远账”等,一下子村民们的心里亮堂了,仅仅一年时间,当地建成新民居7栋、84户,现已基本全部入住。
“建设新农村,新民居是个切入点。”市委农工委主任施亚平说,2009年底,攀枝花市以米易县湾丘—垭口片区、盐边县红格片区被列为首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为契机,按照“连线、成片、抱团”的思路,从全局、全市的高度统筹谋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在新民居建设中,坚持“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适度集中”的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村镇布局、新居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四规合一”,同时为建房户免费提供5套以上设计图,从根本上避免“前面建、后面拆”。目前,全市2个省级和3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片的新居建设红红火火。不仅能有效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更有效实现了农民财富积累、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增加了耕地后备资源、缓解了建设用地紧张。
施亚平说,有了新民居“载体”,财政可以直接“反哺”到农村。自2010年起,全市用于新民居及其配套生产生活设施等各项建设的财政投入达3.1亿元。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在“拆不拆”“怎么建”等方面,攀枝花市始终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城乡发展规律,坚持由农民或村集体说了算,从规划开始就给群众参与权和监督权。
产村相融:
加快形成多元市场载体
“我家房子接待10个人住宿不成问题。”“小王,你娃要赶紧去学下厨艺啰。”9月23日午时,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新村聚居点,10多位村民围坐在凉亭内有说有笑。
随着“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项目开工建设,借助旅游业“东风”致富奔小康成为当地群众热门话题。这个投资概算130亿元的项目,不仅激活了阿署达新农村建设,更为攀枝花加快建设“中国阳光花城”,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步伐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与活力。
“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必须培育有效对接的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矿产资源开发而荣而兴的攀枝花优势何在?攀枝花站在全国、全省的角度,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大胆提出抓住旅游这个“牛鼻子”推动新村建设,走出产业现代、生态优美、城乡一体、生活幸福的发展道路。
截止今年9月,攀枝花市16个旅游新村的聚居点农房、旅游设施、基础设施和“1+6”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已全面开建,共投入各类资金5.2亿余元。聚居点农房主体工程完工249户,旅游新村的场平施工、农家乐乡村酒店、路面硬化、景观绿化、排水管网等项目已经开建,其中仁和区已经完成4个农家乐的主体工程建设,在春节前将建成并初步形成旅游接待能力。同时,全市22个非旅游新村计划新建农房已完成1168户、农房风貌打造已完成487户、农家乐建设已完成10个。
为加快推进新村建设的步伐,市委、市政府将新村建设列入“六大硬仗”,纳入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出台实施了《关于加快新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攀枝花市结对共建新村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政策。动员92个市级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与38个村建立共建联系,举全市之力建设新农村。同时,为了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全市5个区县都研究制定了《加快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引导政策》《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风貌改造要求及补助标准》等一系列优惠激励政策,推行竞争立项机制,激发示范片建设的内动力。
“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施亚平说,市委、市政府将整合资源,以产村相融、成片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改善新农村示范片内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同时,加大对38个新村建设的督促和指导,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与促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农村新型社区、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力争在盐边、米易两个省级示范片建成新农村综合体。
新闻推荐
怀揣希望 奋力前行 ——看米易县“7·27”山洪并泥石流灾区新面貌
□刘浩特约通讯员易德文10月,米易乡村一片繁忙。收割水稻、晾晒土地、修缮大棚、育早春蔬菜苗……大春生产已近尾声,小春生产有条不紊。农户邱福朝家住米易县攀莲镇水塘村11组,是“7·27”山洪并泥...
米易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米易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