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波 文/图
在米易县白马镇黄草村,掩映在樱桃树丛中的小洋楼还真不少。每到樱桃成熟的季节,前往当地摘樱桃的游客、收樱桃的商贩络绎不绝。近年来,黄草樱桃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品牌。据当地干部讲,去年,黄草村4000亩进入盛果期的樱桃就卖了1000万元。
45岁的任友树家中也盖起了新房,三层楼、八个房间、还有观景阳台,算上楼前院坝,总共500平方米。任友树说,新房子是用卖樱桃的钱修的,所以叫“樱桃楼”。
樱桃树下忙采摘
3月30日下午,正在清理新修院坝杂物的任友树接到了村党支部书记的电话,说是一群从市里来的游客要到他家摘樱桃。任友树没有顾得上吃饭就到了村口,把十多个客人迎进了自己家的樱桃园。
“哎哟,樱桃好红啊。”“真甜,味道巴适。”一进园子,客人们就四下散开,品尝樱桃。
“最近这两年,每年樱桃还没熟,就有很多客人和收樱桃的商贩进村来,我家光是摘樱桃都忙不赢,还是政府引导、宣传得好。”看着樱桃园里的热闹景象,任友树和记者拉起了家常,黄草种樱桃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真正红火起来也就是最近五、六年的事。“以前因为不通路,品牌效益没有形成,一到樱桃成熟的时节,我们要挑起箩筐到县城去卖,每天凌晨三点就要起来,装筐、挑担下山,赶三轮车到县城,一次只能卖五、六十斤,一斤也就两三块钱。”任友树说。
后来村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樱桃产业,镇政府年年都在黄草办樱桃节。“每年黄草的樱桃节很热闹,吸引很多的游客、商贩。”白马镇挂职黄草村的干部陶云春告诉记者,在政府的推动下,黄草樱桃的品质在市场上迅速确立了起来。
“黄草樱桃的价格这些年每年都在涨。”据任友树讲,截至3月30日,不算采摘樱桃的游客,他已经接待了3批收樱桃的商贩,今年的樱桃价格达到了每斤25元。
围绕樱桃产业发展乡村旅游
比修新房还让任友树高兴的是,今年年初,一条全长1.8公里的乡村路修通了。“这条路我盼了8年,终于修通了。”说起路,任友树有些激动,这条路实际上是任友树所在的黄草村7组的通村公路,全组34户人家的樱桃园、居住点都将因为这条路而改变。
任友树家的樱桃园和新建房与刚通的硬化路只有不到10米的距离,收樱桃的车直接就可以开到樱桃园里。“原来的泥土路,灰尘大、坑洼多,游客和商贩要进来很不方便,这下好了,路通了,商贩不用担心樱桃因路烂被碰伤,我一天都可以卖几千斤。”
围绕着樱桃产业,很多人都打起了小九九。
3月31日,山里下起了零星小雨,一支从西昌来的收樱桃车队开进了黄草村,一名商贩告诉记者,现在的樱桃是最新鲜的时令水果,这次收的樱桃要在当天运到西昌机场,然后通过航空运输到上海。
“今天,上海的很多超市就有我们的黄草樱桃卖了。”陶云春对记者说,这绝不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
据陶云春介绍,这几年,政府大力扶持黄草的樱桃产业,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记者看见,全长18公里的小黄路,施工人员正拓宽改造路况不好的12公里路段。
任友树家去年的樱桃收入15万,他才下决心修新房,修新房并不是要自己享受,任友树的想法是,还要专门留出5间正房给游客提供住宿,“去年有好多客人到村里来摘樱桃,都找不到住的地方。”
通过樱桃来发展乡村旅游,在黄草村已初见端倪。在村委会不远的一处彩钢瓦大棚里,一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各项收费明码实价:进园采摘、品尝樱桃,每客收费30元,在农家乐吃饭,每客50元。尽管价格稍高,但这处农家乐的客人依然不少,一位从市里来的客人对记者说:“呼吸新鲜空气,采摘新鲜樱桃,吃农家的新鲜菜,这种舒服,城里再多钱也买不到。”
新闻推荐
立足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3月底,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意见》。攀枝花市将怎样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做强产业、做大总量,形成更多经济增长点,切实提升攀...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