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翼
“王书记,能带人来看看吗?我家的房子昨晚下雨进水了……”6月15日凌晨5点,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党总支书记王永兰突然接到村民艾青的求助电话。
10多分钟后,她赶到了现场。“先保证人员安全,根据降雨情况,需要撤离赶紧撤离,然后组织人把家里收拾一下,清理一下家里的泥水。”王永兰有条不紊地分配着工作,并卷起裤腿帮着清理垃圾。随后,她安抚好村民的情绪,带领现场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避免造成二次伤害。看着现场恢复了正常,王永兰嘱咐了工作人员和艾青几句,又匆忙赶往办公室,那儿还有一堆事儿等着她。
早上8点过,刚走进办公室的王永兰,还没来得及坐下,就有工作人员过来汇报前一晚的降雨情况,她赶紧组织人员,披上外套,拿着伞就往雨中走去。
独树村致富带头人
独树村土生土长的王永兰,中专毕业后回到了独树村。1996年,她被选为村妇代会主任,2007年被推选为独树村村委会主任。2014年,她开始担任独树村党总支书记。
在王永兰的笔记本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生命都有长度,但是每个生命的厚度都不一样。我希望我的生命厚度是在为村民服务中得以无限的增加。”
20年的基层工作中,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生格言。
长期以来,独树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时常因气候环境等原因减产减收,村民的温饱问题都困难。
面对村民收入单一的情况,王永兰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充分调查论证、分析症结后,她向村两委建议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梨子、桃子等水果种植。
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村民们既想尝试又不敢踏出第一步。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王永兰带头大面积种起了梨子,并邀请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在她的带动下,胆大的村民开始试着接受王永兰的建议。
1996年开始,独树村成为普威镇首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村。经过近20年的发展,独树村已成为米易县的“水果之村”,全村11000亩林果业种植每年带来2580万元的收益,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14086元。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在扩大规模种植的同时,独树村积极优化品种,完成了2000亩特色农业优质矮化梨的种植,改良品种400亩。为使林果业得到长足发展,村委会还牵头成立了水果专业合作社,并组建了水果营销大户14户,负责水果销售服务。
建好新村过上好日子
2016年,独树村被评为四川省“十大幸福美丽新村”,成为米易县远近闻名的旅游新村,为村民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人们在看到独树村美丽的时候,却鲜有人知道王永兰为之付出的艰辛。
2012年,王永兰带头推动独树旅游新村建设。当初建独树旅游新村时,很多人不同意,有的觉得集中种地不方便,有的觉得占地补偿太低不划算。那段时间,王永兰白天忙村委会的事,晚上就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旅游新村开始建设后,她又为审规划、跑资金、把质量终日忙碌着。
许多人甚至家人都不明白,她终日忙碌究竟为了什么?在独树村村民何茂友的家里我们找到了答案。
独树旅游新村建起后,何茂友家开了一个家庭旅馆,5个房间,电视、厕所配备齐全。在王永兰的组织下,独树新村开起了许多家庭旅馆,并统一了装修和价格标准。普威“三花节”期间,依靠新村旅游资源,独树新村的村民们多了一大笔旅游收入。
“王永兰没有为她自己图什么,她图的是带领村民致富,图的是大家过上好日子。”何茂友给出自己的答案。如今,何茂友家仅家庭旅馆一年的收入就达4万余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王永兰的付出最终获得了肯定,她先后获得了全国“三八”绿色奖章等10余项荣誉。她说:“我现在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比起雷锋来,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样渺小。但是,我会一直努力下去,让我的人生在他人的笑靥中闪闪发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翼)6月22日,米易县城管、安监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米易县鑫源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同创嘉欣燃气有限公司及燃气供应学校、餐饮店等区域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组重点对液化气...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