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翼
初次见到王晓琴,是在黄草村村主任孔维军的车上,坐在后排的她安静地看着手机里的信息,那种温和的气质无法让人将她和村“第一书记”联系起来。
汽车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一路向前,原本一路上都在看手机的王晓琴,听到孔维军说起村里近几年的产业发展状况,顿时来了兴致。一路下来,两人从以前的工作成绩、现在的工作重点、将来的工作方向一直聊到村里谁家的樱桃种得好、谁家的居住环境比较差。让记者惊讶的是,30出头的王晓琴到米易县白马镇黄草村不到1年时间,竟对村子熟悉到这般地步。
“我能待在这里的时间不多,所以必须抓紧每分每秒把工作做好。再说,我是一名党员,当然应该按照合格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说起入党,王晓琴难掩自豪的表情,“我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也是退伍军人,他一生都为自己是一名党员感到骄傲,也一直以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如此,在教育我的时候,也希望我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有奉献精神。”所以,成为一名党员成了王晓琴追求的目标。
进入大学,王晓琴对中国共产党有了系统的了解后,更加坚定了“要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大三那年,王晓琴终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成为党员之时我很兴奋,兴奋之后就深深感受到了一种责任和压力,这也让我时刻记住自己是党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去年8月,已经在米易县市场监管局上班的王晓琴,听说组织正选派人员去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她二话没说就报了名,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并被选派去了白马镇黄草村。或许是在农村长大的关系,到黄草村后,王晓琴没有任何不适应,更多的是一种熟悉的感觉。
刚上任的王晓琴,第一件事就是去走访贫困户。在村民王胜良家,看着严重开裂的墙壁、屋顶残破的瓦片,以及屋里因视力残疾却仍旧面带笑容的女主人,她的心仿佛被针扎了一下,“改变他们的现状,就是我到黄草村的目的。”
2015年,按照***要求,黄草村开展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识别贫困人口64户198人。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群众发展后劲、提升贫困群众发展能力,一直是村里的工作重点。
在经过广泛调研和讨论后,黄草村提出了“一山一水”的发展思路,在山上饲养跑山鸡,在河里饲养细甲鱼,用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带动村民致富。思路有了,但具体操作起来却遇到了难题。
此前,黄草村主要以种植樱桃为主,黄草樱桃也已远近闻名。在这种情况下,说服村民拓宽致富路,发展多种产业,养殖跑山鸡、细甲鱼,肯定会困难重重。
为了做好细甲鱼养殖这一党员示范项目,王晓琴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工作。刚开始经常吃“闭门羹”,但她没有气馁,在认真思考村民的顾虑后,与村民一起分析市场前景,分析村民的利益保障。最终,她的耐心和细致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也坚定了村民的发展信心。
项目启动时,14个贫困户拿出了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现金,投入到细甲鱼养殖产业发展中。“我们虽然现在贫困,但我相信王书记是为我们好,也相信她一定能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贫困户唐田发投入了200元钱,表达了对王晓琴的信任和对产业发展的信心。
如今,河里的细甲鱼已经开始销售,看到效益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细甲鱼养殖产业中。
按照黄草村的发展规划,到2017年,黄草村全面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规模发展富民特色产业,完善村级公共服务,实现整村脱贫目标。到2019年,将黄草村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富裕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
这一发展规划,黄草村不仅写在纸上,更是落实到了每一户村民家中。而推进发展规划落实的,正是像王晓琴一样的众多基层党员,他们头顶“党员”两个字、肩挑党员责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正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吴平记者周翼)记者近日获悉,米易县日前成功申报为2016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到2017年,米易县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力争不低于30%。据了解,米易县于今年5月开始申报...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