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余文在工地上忙碌,他的身后就是在建的克朗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本报记者 陶泓霖 文/图
今年50岁的付余文是米易县最早享受保障性住房的居民之一。如今,付余文在位于米易县草场乡克朗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打工。对付余文来说,住进保障房,建设保障房,“这是回报社会”。
2011年以前,付余文一家4口人的经济来源全靠6亩耕地。现在,付余文月收入3000元左右,妻子做家政服务,月收入在2500元左右,儿子和女儿在米易县城从事餐饮服务业,月收入总共5500元左右,全家月收入较2011年翻了近10倍。付余文说:“原来守着土地过日子,增收意识不强。住进保障房后,接触的人和事多了,增收观念也改变了,现在生活越过越好。”
在米易县草场乡克朗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像付余文这样既是保障房受益者、又是保障房建设者的人不在少数。在他们眼里,建设保障房是为了让更多人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
近年来,米易县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全县民生工程重点工作来抓,从2011年至今,已投入近10亿元资金,累计实施了10个保障性住房项目,7600余人实现了安居梦。
“任何一个保障性住房项目都不是仅仅建几栋房子,而是配套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就业基础培训等,真正让老百姓住得安心、住得舒心。”米易县住建局副局长曹迎春说。
目前,米易县草场乡克朗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今年计划完成总投资40%。同时,周边配套基础设施陆续上马。看着新建的保障性住房一天天“长高”,付余文干劲十足:“保障性住房早一天建成,意味着大家安居乐业的梦想就能早一天实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江潇)8月5日,记者从市住房保障办获悉,为将农村危房改造与精准脱贫和农村生态建设紧密结合,攀枝花市大力推广农村危房改造现代夯土技术试点工作。据了解,针对一些乡村所处位置偏远、...
米易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米易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