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彝家汉子鲍和兴的故事 本报记者 苏安静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09-10-12 09:43   https://www.yybnet.net/

“现在我们家生活好过多了,可以说,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9月26日,记者在东区银江镇阿署达彝族村二组采访,村民鲍和兴在自家园坝指着新盖的“小洋楼”对记者说。

今年43岁的鲍和兴是红彝后代,独立成家后,妻子务农,目前儿子和女儿还在读书。

他告诉记者,过去,他的前辈们围塘而居,住的是“土掌房”,靠狩猎、种田为生。而今不同了,他们家不仅从低矮的“土掌房”搬进了“小洋楼”,而且办起了“农家乐”,有了羚羊小轿车。

“像这样的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鲍和兴说。

从“土掌房”到“小洋楼”

土掌房,阿署达当地彝语称“平杂”,后来一直称“土掌”。1970年以前,整个阿署达山寨的人都住这种房屋。

鲍和兴回忆说,土掌房主要由泥土和木料建成,是一种泥木平顶建筑,当地俗语称“顶无一片瓦”。因其窄小简陋,贫苦人家修建的房屋仅能容身,是“巴掌大一块地”,故称“土掌房”。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和攀枝花农村建设加快,青瓦房逐渐被阿署达村人接受。从此,青瓦房慢慢替代了简陋的土掌房。

“2004年以前,我家还住在青瓦房里。父亲去逝后,我母亲、哥哥、嫂嫂和我家挤住在几间青瓦房内,生活十分不便。”鲍和兴坐在自家新盖的小洋楼前对记者说。

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政府加大了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尤其“搞活土地流转”等优惠政策在阿署达村寨的实施,他家告别了“土掌房”和青瓦房,住进了小洋楼。“小洋楼是前年底建的,共两层,20间房子,600多平方米。加上院坝可能有1000多平方米。”

鲍家大院,绿树成荫,花草繁茂。

在银江镇阿署达彝族村二组采访,记者发现,一些腰包渐鼓的山寨村民,在鲍家附近也盖起了新楼,有的已入住。

阿署达村村党支部书记对记者说,阿署达古寨“顶无一片瓦”的历史已成过去。现在仅存的几间土掌房,其苍凉破裂的墙壁和杂草丛生的屋顶,在落日余辉中,仅能勾起人们对岁月的回忆。

从种菜种粮到经营“农家乐”

阿署达山寨三面环山,一面向水,风景独好。几百年来,阿署达山民围塘而居,种菜种粮,繁衍子孙。

沿着父辈的足迹,鲍和兴成了彝家一名种田种菜能手。

“传统的种粮种菜方式,没有让我们走上富裕之路。改革开放,让我们奔向了小康。”鲍和兴说。

他告诉记者,他家姊妹多,过去父辈们尽管十分辛劳,时常脸朝黄土背朝天,没完没了的在田野里耕作,但全家人还是吃不饱饭,生活过得十分艰辛。

“我12岁那年就没上学读书了。改革开放后,我们阿署达经过了两次土地承包改革。土地到户,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村上搞土地流转,一些土地出租,村上部分剩余劳动得到转移,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我也从村上走出,搞起了运输。通过政府扶持和自家努力,我家生活发生了变化。2008年1月,我家开办了‘农家乐\’。种田种粮的我们,如今走上了经营之路。收入年年有余。仅去年一年,我家就收入6万多块钱。”

鲍和兴说,他儿子今年15岁,现在在市九中读高二。他女儿8岁,在本村读小学三年级。“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比我们当娃子时幸福多了,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从赶马车到拥有小轿车

鲍和兴自小生长在阿署达,曾经给人赶马车过活。

他告诉记者,1976年以前,阿署达村寨十分封闭,通往山下只有一条机耕道。村里人下山到市区,要么走小路,要么赶马车、牛车,来回要几个小时。

他说,有一回,他独自赶马车下山,到瓜子坪买盐,早上下山,晚上才回到山上,让他的父母担心得不得了。

鲍和兴走出自家院坝指着门前改造后的两车道水泥公路告诉记者,以前他一心想走出大山,走出阿署达。但这几年,政府投资修了公路,解决了村上出行问题,再加上东区政府和银江镇又投巨资倾力打造他们村。看到村里变化,自己再也没有外出的想法了。

“交通方便了,我们致富的信心更足了。”鲍和兴说。

他对记者讲,这几年,政府帮助阿署达村把公路修好后,从阿署达村到市区只要10几分钟。于是,他筹集资金,购买了汽车,跑运输,做工程。前几年,他家又建起了新房,办起了“农家乐”。去年,他购买了羚羊小轿车。

鲍和兴说:“我现在的收入在村里只算是中等水平的。将来还应该继续努力,多赚点钱,让家人过得更好些。”

新闻推荐

从头再来 ■ 本报记者 王南桢

“看到一条条大街和马路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整洁,我就感到很满足。”10月11日,坐在简洁的办公室里,唐世文有些自得地说。唐世文曾是一名下岗失业人员,为了养家糊口,他卖过菜,摆过烟摊,当过出租车...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彝家汉子鲍和兴的故事 本报记者 苏安静)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