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东区社区矫正工作呈现五大亮点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7-31 18:37   https://www.yybnet.net/

做好社区矫正,使确有依法从轻情节的罪犯在社区进行教育矫治,对于罪犯顺利回归并融入社会,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探索完善中国特色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降低刑罚执行成本,提高刑罚执行效率,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09年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东区以“着眼长效,紧盯实效”为出发点,紧密结合辖区社区多、监外执行人员多、工作人员少这一“两多一少”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网络、细化教育方式、强化培训宣传、注重矫正实效等方式,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区、街道(镇)、社区(村)均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和三级工作网络,全区共接收、管理社区矫正对象443名,已解矫167人,现有社区矫正对象276人,其中被宣告缓刑176人,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服刑59人,被裁定假释32人,暂予监外执行9人,全区社区矫正人员无脱管、漏管现象。实践证明,东区采取的“五点并重”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推进,有利于罪犯更好更快地回归社会,有利于“和谐东区”、“平安东区”的深化和稳固。

一、以制度建设为立足点,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完善健全的制度是各项工作科学规范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积极借鉴市内外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社区矫正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一是建立了公、检、法、司等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和司法所、派出所、社区(村)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问题不积压,困难早解决;二是建立了司法所、派出所、社区(村)“三位一体”的信息共享制度,由司法所牵头,派出所、社区全力配合,逐一核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档案信息、工作、生活、思想等多方面情况,实现了社区矫正全覆盖和工作无缝对接;三是建立了社区矫正文书移交、档案管理、教育培训和奖惩考核等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依法施矫。

二、以完善网络为着力点,促资源有机整合

社区矫正是一项全新、系统而且复杂的工作,必须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才能做实、做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一是区委、区政府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多方参与、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社区矫正工作总体思路,及时成立了由区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在区司法局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街道(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二是任命街道(镇)分管综治维稳的领导为司法所所长,创造性地使司法所与各街道(镇)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由司法所所长负总责,司法干警和街道(镇)、社区(村)综治工作人员具体实施的社区矫正专业力量。三是聘请辖区政治表现好、思想觉悟高、热心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担任社区矫正志愿者,提高矫正队伍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协助司法所开展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转化工作,辖区10个街道(镇)均建立各自的社区矫正集中教育及公益劳动基地,平均每月开展2次集中教育及公益劳动,全区的社区矫正网络呈现出“面上有片、片上有点”的良好格局。

三、以细化教育方式为切入点,促进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其核心在于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东区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心理、行为特点和需求变化等规律,将教育矫正过程分为入矫、常规和解矫前教育三个阶段,设定不同教育目标和方法,分段施矫。一是重视入矫谈话,奠定矫正基础。一方面让矫正对象认识到自己的特殊身份,为矫正期间遵纪守法、服从矫正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让司法所了解矫正对象的心理、生活等基本情况,便于对其制定矫正方案和分类管理;二是强化常规管理,分类实施矫正。司法所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参加教育和公益劳动,严格执行思想汇报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并组织上门走访、慰问等;针对矫正对象不同刑罚种类,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的法律知识,实行专题化教育,如对交通肇事罪进行相关交通法规学习,对盗窃罪进行相关刑法知识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及时帮助矫正对象克服自卑、消极、敏感心理,自觉改变不良行为。对一些有心理障碍的矫正对象,适时进行专业化心理疏导,与其促膝交谈,正面引导和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鼓励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深化解矫前教育,帮助其顺利融入社会。在矫正期届满前,司法所再次与其进行谈话,对其在矫正期间的思想、心理等表现进行总结,对表现好的方面进行表扬,对不足的地方有针对性地指出,要求其认真加以改正,并对回归社会后的相关要求进行通达,要求其一定要争当遵纪守法的模范。

四、以强化培训宣传为支撑点,全方位营造社区矫正氛围

素质高、业务精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和良好的社会氛围是社区矫正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采取发放工作手册,集中学习,召开座谈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让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各种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司法局重点对司法所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工作流程、考核评价、建档立志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各司法所重点对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让全体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其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认真实施、规范操作,切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二是广泛深入宣传,营造浓厚的社区矫正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宣传橱窗、板报栏和横幅标语等形式,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同时,通过网络宣传社区矫正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进展情况,与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沟通交流,提高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架起了社区矫正工作者与社区矫正对象的连心桥。

五、以顺利回归社会为落脚点,切实增强社区矫正实效

强化日常管理,做到一人一档、定期检查,及时掌握矫正对象的日常表现,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每月至少到矫正对象家中回访一次,还不定期地进行电话联系。通过定期回访,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学习、就业和生活情况,注重整合力量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人文关怀,坚持做到了“三不三多”,即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旧账,思想上多交流、生活上多关心、就业上多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思想教育从严,生活关心到位,静心改造、尽早融入社会。通过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扶贫帮困,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重新违法犯罪风险,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攀枝花市东区司法局)

新闻推荐

西区坚持“两化融合” 抢占攀西信息高地(一)

攀枝花西区信息化工作从零起步,伴随西区经济发展不断发展。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西区在科学发展观大旗帜的指导下,推动西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做大做强循环经济,使西区走上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东区社区矫正工作呈现五大亮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