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砥砺奋进 ——川煤集团攀煤公司小宝鼎煤矿打造安全高效信息化矿井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7-27 18:38   https://www.yybnet.net/

小宝鼎矿党委

川煤集团攀煤公司小宝鼎煤矿始建于1964年10月,是攀煤集团公司建成的第一对矿井,曾在“夺煤保电”、“夺煤保钢”中为攀枝花开发立下汗马功劳。几经改造,现核定年生产能力72万吨。

作为川煤集团第一批“高产高效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矿井”,小宝鼎煤矿在“百亿川煤”建设中,攻坚克难,与时俱进。2011年3月被授予“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建矿以来,小宝鼎煤矿先后被四川省命名为“大庆式企业”、“省级文明企业”;被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授予“质量标准化矿井”、“部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煤炭工业二级企业”;被省国资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川煤集团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攀枝花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攀枝花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近年来,该矿立足于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及厚重的企业文化底蕴,传承“团结、奋进、求实、奉献”的小宝鼎精神,着力推进安全高效信息化矿井建设,矿区和谐,欣欣向荣。

安全是安全高效信息化

矿井建设的基础

多年来,该矿坚持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塑造安全发展型企业的载体,把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作为发展安全高效矿井的主要抓手,根据产业属性和矿情编印了《安全文化手册》,提炼了“重视生命健康权,珍爱生命每一天”以人为本的安全核心理念,并将安全规章制度等知识渗入到安全文化中,培育个人与集体的安全文化价值观。利用不同形式开展培训,学安全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增强职工联保互保自保能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量化考核、严格奖惩的安全目标责任体系。坚持管理创新,提升安全水平。实施“五、三、二”安全结构工资制度,推行安全风险金抵押;制定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办法》,并遵循“动态检查,检查动态”的原则,在每月底的动态检查中不允许出现停头、停面、停系统、停设备迎接检查的情况,加强了对生产过程中操作标准化的检查。同时,抓住“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的重点,突出隐患的排查整改和安全管理检查。推广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培育班组安全思想、技术、行为文化。搞好“煤矿职工安全自我评价”工程,开展好有特色的安全活动,提升科技兴安水平。

科技兴矿是安全高效

信息化矿井建设的根本

建矿初期,小宝鼎煤矿就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充分发挥职工的首创精神。1972年8月,“近距离追尾(协调)式采煤法”实验成功;1990年6月,该矿二区采煤一队创中厚煤层机采月产41510吨全省新记录,次月一区一队又创全省薄煤层机采记录。

进入21世纪,小宝鼎煤矿将科技兴矿演绎得淋漓尽致。2000年9月,实现了最大采场倾角为420条件下的安全生产;2003年7月,矿井通风“压改抽”技术改造一次性成功;2004年,矿井电源双回路改造成功;2005年融入川煤集团后,加快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技术改造等步伐,全力推广煤炭生产技术的进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矿井科技整体水平。《复杂条件下普采工作面沿空留巷研究》获得200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研究的《沿空留巷帮充填接顶技术》,解决了充填墙体与顶板接顶技术,实现了阶段无煤柱开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攻克了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小宝鼎煤矿复合顶板高档普采工作面控顶技术研究》获四川省煤炭科技进步一等奖,《普采面顶板巷道锚索技术研究》获攀枝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小宝鼎煤矿极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获得2009年度攀枝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小宝鼎煤矿8322—5、8322—6综采工作面联合跨采技术研究》获得200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矿用锚索”、“皮带传送限位装置”两项技术获国家专利。此外,2010年在11392—2顺槽组织高效综掘实验,创下了川煤同类工作面月单进508米的最高记录。2010年该矿上报攀煤公司科技项目7项,上报川煤科技项目4项,获国家专利3项,正在实施中有5项。通过技术创新、小改小革,大大降低了原煤生产成本和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矿井的技术含量和劳动生产率,为信息化矿井建设打下了基础。

而今,小宝鼎煤矿已形成3套综采、2套综掘的机械化生产格局,原煤产量由55万吨提升到68万吨。

发展机械化是安全高效

信息化矿井建设的必然

多年来,小宝鼎人始终坚持发展机械化,1969年在掘进工作面使用装岩机装渣;1979年在全省率先使用掏槽采煤机、刨煤机采煤,机采率达24.60%;1983年建成了首个高档普采工作面;1990年全矿机采率达70.22%,机装率达94.52%,在全省同行业中率先跨人全面机械化矿井行列。2002年,该矿全面实现了采煤机械化,建成了攀煤公司第一对机械化矿井。

2005年融入川煤集团以来,小宝鼎煤矿着力打造安全高产高效矿井,大力提升机械化发展质量。一是解决机械化发展的技术、设备和现场管理问题。外派40余人学习操作技能,多方论证适合本矿地质条件的机组选型。二是合理调整生产布局,优化矿井生产系统,确保综采成功。完成了矿井电网在线监测系统、信集闭系统建设和+1200轨道更换,并使用红外线数据处理系统和JK矿压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对综采面安全状态及生产作业环境进行实时有效监控,2006年6月该矿首个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在11361—1工作面投产,次月生产原煤30319吨,提前2个月实现达产目标。

2007年2月,中厚煤层综采在该矿8322—5工作面投产;2008年,8322—5、8322—6综采工作面联合跨采成功,创效1000余万元;2009年,大胆探索实施年生产能力百万吨采煤工作面工业实验,并在采高仅0.5米的7402极薄煤层工作面实现了综采。2010年5月又在11381—2工作面使用极薄煤层电液控支架综合机械化采煤,实现了采高0.3—1.2米,平均采高0.75米条件下的机采,且月单产破万吨,标志着极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7年该矿引进2套综掘生产,使用GTH10—2F履带式全液压钻车和ZCD—6R型侧卸式装岩机,完成了大断面岩巷快速掘进,2009年8月被川煤集团命名为“川煤高产高效矿井”。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安全高效

信息化矿井建设的保障

2008年,在川煤集团全面开展“双基”建设以来,全矿明确了“严谨规范、注重程序、推崇创新、现场至上”理念,确立了“夯基础、重现场、严标准、强管理、创一流”的工作指导思想,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工作原则,制定了《小宝鼎煤矿“双基”建设实施意见》,通过落实责任、强化考核,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

强化现场规范作业,突出提高工程质量和文明作业程度,严格现场工序操作与控制。完善各岗位目标责任制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各工种定性定量的工作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实行岗位职责与权力对等的有效管理与制衡机制,确保动态安全质量达标。强化现场过程监督,实行“闭合”管理,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现场监控。强化现场综合治理。严格落实矿领导和职能部门现场动态管理安全生产制度;严格落实区队长、班组长现场全过程管理安全生产制度;严格落实各专业小组、安监员全方位监察安全生产制度。

通过全矿员工艰苦细致的工作,2008年该矿被川煤集团评为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

近两年多来,该矿持续保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成果,并在打造安全高效信息化矿井中,不断创新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着力在安全质量标准化持续达标中注入人性化元素,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着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机制创新。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集中统一制定方案、措施,集中检查、考核,下发了“关于从掘进源头抓好巷道成型的奖罚规定”,以制度标准规范行为,以硬性指标确保巷道成型和质量可靠。

——以班组建设为着力点。2010年,该矿在川煤集团率先开展了“煤矿职工安全自我评价系统”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班组、个人在安全质量标准化中的主体责任,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事事管到位”的安全自主管理氛围。着力实现达标“动态化—常态化—固态化”,并与学习推行“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创建“五好班组”相结合,打造名牌班组。采煤二队严清班2010年被四川省机电冶煤系统工会授予“红旗班组”,严清同志被评为“全国煤矿优秀班组长”。

——将“双基”建设与“创先争优”相衔接,同步推进。组织开展“党员安全质量标准示范岗”、“党员安全双无”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质量标准意识,从而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全过程、全方位达标。

——以安全高效信息化矿井建设为依托,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上层次、上水平。近年来,投入580.34万元对灰家索皮带楼、压风站、+1200大巷、中央变电所等进行持续达标治理的同时,2010年2月建成了2号总回风上山巷道,提升了矿井通风质量。

实现集中远程控制

打造信息化矿井

近年来,小宝鼎煤矿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针,以“监—管—抓”三位一体的理念模式为基础,通过建立层级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初步形成了矿井信息化建设机构网络。

2005年来,该矿先后对网络进行了2次大改造。2010年以来,相继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了新的综合自动化控制中心,2011年6月已正式启用。目前,全矿共建成以数字电视监控、井下矿用广播、水文监测、井下无线定位及皮带运输监控等17个子系统,并对原有的瓦斯监控及电网监控平台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地面及井下皮带运输、排水、供电、通风、机车运输、井下人员定位的地面远程集中控制。工业电视系统的建成,为有效管理煤矿井下生产及地面情况第一时间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尤其是井下无线通信系统,通过网管设备与调度系统无缝连接,为井下人员相互取得联系提供了便捷途径。

新闻推荐

特色冬枣助农增收

近日,银江镇攀枝花村一村民正在采摘冬枣。今年,东区银江镇特色农业“银江安国冬枣”喜获丰收。其中,攀枝花村农户最高产量在1万公斤以上。目前该村安国枣种植规模已达160亩,产品远销成都、北京等...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砥砺奋进 ——川煤集团攀煤公司小宝鼎煤矿打造安全高效信息化矿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