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青松 记者 刘蔼岚)“有了这6000元的贷款,不仅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还可以帮助我顺利完成学业。”8月22日,家住东区大花地中路,刚刚考取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徐雯丽从攀枝花农信社东区城郊分社申请到生源地助学贷款后激动地说。今年,全市农信社已受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21户,金额120万元,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据了解,攀枝花农信社从2009年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以来,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553户,金额471万元,帮助贫困家庭学子完成大学学业。
“已经被国内高校录取,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攻读第二学位的学生或家长可以在家庭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攀枝花农信社业务部负责人介绍,每人每学年贷款金额不超过6000元,学生读书期间的贷款利息由中央、省、市财政全额补贴,学生毕业当月起发生的利息由借款人自付。生源地助学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借款学生毕业后6年,借款人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及第二学士学位的,在读期间贷款期限可最多延长3年,延长后累计期限不得超过10年。
按规定,生源地助学贷款程序为,学生提交借款申请,经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初审,再交给经办的农村信用社调查、审查、审批后便可签订借款合同,经过普通高校确认后,由县区教育局出具放款通知书,便可发放贷款。
新闻推荐
一切为了孩子 ——记攀枝花市炳草岗街道西海岸社区关工小组成员王辉荣
□本报记者杨荟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她叫中国共产党。”8月9日早晨,在西海岸社区的活动室里,68岁的王辉荣一字一句地给社区的孩子们讲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现在的孩子对党的历史了解太少了...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