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新风染绿大河岸 ——仁和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纪实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8-22 18:29   https://www.yybnet.net/

□慈鹤 特约通讯员 张睿 本报记者 王卿

站在四十九小学,凭栏望去,仁和主城尽收眼底,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镇化画卷在大河两旁缓缓展开……

近年来,仁和区通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加大民生投入,坚持“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中心,彻底甩掉了“臭仁和”的帽子,走出了一条具有仁和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重民生 改善生活品质

“有了社区巴士真是太便捷了,招手就停,价钱比三轮车还便宜。”谈起社区巴士,居住在仁和区老农贸市场的袁女士兴奋不已。一出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让她和邻居们改变了多年来出门招呼三轮车或是步行的习惯。

改变袁女士出行方式的是源自仁和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上关注民生的一项举措。2010年11月,仁和区新投入20辆社区巴士在城区营运,实现了城区范围内社区机动车辆运输“零的突破”,做到了城区主要道路公交全覆盖,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仁和区不仅在老百姓“行”上做文章,还在“住”上狠下功夫。近日,在仁和老街安置房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该项目作为仁和区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于今年8月9日开工,预计2012年5月竣工并交付使用,届时,仁和区老街社区等地约1500位居民将入住新居。

像棚户区改造一样,仁和区廉租房、公租房等项目都铆足劲儿加速建设。2010年,为实现对住房困难的家庭“应保尽保”,仁和区住房保障工作全面提速,新增廉租住房204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52万元,改造棚户区1288套,有效解决了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目前,已经完成了前进镇田房箐棚户区改造安置房、文教局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佳禾粮油有限公司经济适用房建设。

近年来,仁和区在建设和管理城区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作为政府考虑的主要民生问题,不仅把大楼、商场、公园、路灯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起来,还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城乡集贸市场环境、建筑立面清理和商招店牌整治等专项活动,加大文明劝导力度,持续开展“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吹响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的“集结号”,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提升人民群众的舒适感和幸福感。

重产业 打造发展高地

“产业形成集群了,客人就多了,这生意做得更顺心了。”2010年初,瞅准仁和弯庄B地块的商机后,原本在外地做生意的陈老板搬到仁和,开起了饭店。陈老板自信地告诉记者,这里建好后,配套设施将会更加齐全,生意会越来越好。

2009年4月,仁和区弯庄B地块项目开始规划建设,预计总投资近2亿元,规划集商贸服务、园林景观、居住休闲于一体,对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弯庄B地块项目的规划建设,仅是仁和区以老城改造为契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一个缩影。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修一条路,盖一栋楼,没有产业支撑不可能持续,‘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才是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关键之举。”仁和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廖奕一语道破天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仁和区始终坚持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和灾后重建为契机,将老城区提质改造与新城区开发相结合,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全力打造城区“经济综合体”。

目前,仁和商业文化广场、同乐家居广场等楼宇经济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特色商品一条街、牛羊肉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建设也初显亮点;多家苴却砚加工企业已入驻南山产业园区,品牌效应开始充分显现;岩神山——莲花村旅游度假区、乌拉风情谷等旅游景区正在逐步开发和规范;四季花城连接线、仁和新村3号线、莲花村农副产品集中加工区1号道路建成通车。

未来五年,仁和区还将紧抓攀枝花市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战略机遇,完成投资150亿元,积极配合推进丽攀高速、成昆铁路新线、丽攀昭铁路等重大工程,完善城市农村路网,切实解决交通瓶颈,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重环境 打造宜居中心

“感觉天越来越蓝了,水越来越绿了,城市环境越来越好了,广场更热闹了,街道更繁华了”。在仁和广场散步的张名学不由自主地感慨。现在,张名学一家人习惯了在晚饭后走出家门沿着河边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城市霓虹灯下的别样风情。

张名学的感慨代表了全区人民的心声,而这背后源自仁和区对人居环境的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仁和区投资304亿元,加快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和景观打造,完成了仁和商业文化广场、城区污水管网改扩建、风雨廊桥美化亮化工程,改善和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条件;着力打造碧水阳光、南洋瑞景、波尔卡城邦等高档次房地产项目,吸引更多的人到仁和居住;加快推动影视商业大厦、仁和公园、弯腰树汽车产业服务中心、同乐家居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及生活需求。与此同时,仁和区还扎实推进生态区建设,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完成省、市限期治理项目和淘汰落后产能项目。

目前,仁和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8%,城区人口突破10万人,人均绿地面积达8.5平方米,连续4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95%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合格率达100%。

“我们就是要集中力量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突破。通过全区上下的努力,彻底改变仁和面貌,让一个‘仁义道德、和衷共济\’的新仁和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仁和区副区长吕小平的心中,已经有了明日仁和的清晰影像。新的时期,在攀枝花市主城区南扩的大背景下,仁和区将着力打造攀枝花区域交通枢纽、攀枝花生态宜居中心、西部康养休闲度假基地,按照“稳煤兴工调结构,城乡统筹促繁荣,文明生态宜人居,平安和谐建小康”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特色突出、宜居宜业、社会和谐的新仁和。

新闻推荐

26名贫困学子获市个私协会资助

本报讯(实习生董彦)8月23日下午,26名即将步入大学的贫困学生得到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组织筹集的15.3万元助学金。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市总工会与攀枝花晚报共同发起的“圆梦行动”中,用行动兑现...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风染绿大河岸 ——仁和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