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蔼岚文/图
7月27日,台湾云林县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包装车间,工人们将一箱箱处理好的各式新鲜蔬菜搬上冷藏车。
“我们能在24小时内,将当天产的新鲜产品送到台湾各地的客户手中。”合作社的负责人廖丁川告诉记者。台湾农会的农业管理、农产品营销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大农制统一管理模式
“蔬果生产有专业分工,农户提供生产基地及劳力;每季,由合作社依据每一样蔬菜不同季节、不同产量及销路需求,制定种植品种和面积。”廖丁川说,通过整合形成了大农制统一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千家万户各自为阵,无法面对市场的要求。
合作社的主要责任是农业推广,为社员提供优良种苗、廉价生产资料和先进的适用技术,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同时,提供金融服务,为社员提供农业贷款、农业和农民保险分红等。
生产管理过程中,汉光合作社开出用药施肥处方签,配好防治药剂给农民使用;采收前,合作社还要进行农药检验把关,经过批批检测农药残留通过的方可采摘,未通过的,农户则要延后蔬果采摘期。
“在每季的计划生产检讨会议中,农药残留检验100%合格的农民,在购买农药时可享8折优惠。”廖丁川说,在台湾市场上,假如检测到一份农产品的农药含量超标,仅仅凭借产品包装上的条码——TAP产销履历,就能知道是哪个农会的哪个农户的哪块田里生产的产品;不按照技术标准生产的农会会员,会受到农会组织的严厉处罚。
汉光合作社有4个产销经营班,各产销班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组织生产,产品使用统一的品牌和包装,专业生产提高了产品品质,也有了规模效应。
农会的经济基础
云林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是全方位一条龙专业蔬果产销合作社,在负责生产管理的同时,还进行供销经营,具有一整套产后处理设施和流程。
“农民负责专业生产,生产的东西有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不同等级的产品需要找不同的销售对象。”廖丁川说,产品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做有效分级,再通过不同量贩店、超市、批发市场、鲜食厂、网络等不同销售渠道,卖到不同的地方,这样就可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汉光合作社有社员259户,耕地面积191公顷,股金总额3783万台币。这笔巨额的财产,用大陆的话语表达,应该叫“集体所有”。廖丁川告诉记者:“没有这些‘集体所有\’的经济,农会就没有经济基础,农民就没有了组织力量,农业不可能现代化,小农也不能现代化。”
台湾大力支持农会组织建设,各级政府都要安排一定的财政预算资金支持农会组织的建设和工作运行。台湾设有镇(市)、县(市)、省三级农会,分别接受同级农政部门的指导。台湾农会与政府部门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政府对当地有什么政策,可以通过农会进行传达;农民有需求,也可以通过农会传达给“农委会”。农会是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台湾农会在生产、金融、保险、运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台湾农业的现代化。
攀枝花市农业的道路
“目前,攀枝花的合作社还停留在框架层面,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市场开拓上也处于很粗放的阶段,充其量只是价格联盟。”
攀枝花很多从事农业的人都与锐华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范辉建有同感。
目前,攀枝花市有200余家专合组织,约15%的农户参加;销售仅为农业总产值的4.1%,规模太小,发展相对滞后,作用还十分微小。存在融资较难、项目资金整合困难、财务不规范等问题,阻碍了攀枝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攀枝花出现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并且在发展农产品协会等组织,但在集中度、经济能量、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台湾成熟的农业合作组织相比,差距太大。
业内人士建议,一方面要培育状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有品牌、有基地、有市场占有率、有与农民再分配机制的龙头企业,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要在政策措施上强化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对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专业协会的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运销体系,加速建立流畅、灵活的农产品流通渠道。要建立健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协会、农民经纪人营销分会和其他产销联合组织,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分级包装,让攀枝花更多农产品进入全国各地的超市进行销售。
新闻推荐
“圆梦行动”已收到捐款34万元 市梧圣工贸公司资助10名贫困大学生
本报讯(实习生董彦)“感谢好心人帮助我们继续完成学业,我们将珍惜学习的机会,好好学习,回报社会。”8月16日,在攀枝花市梧圣工贸公司2011年“圆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受助学生代表舒甜接过6000元助...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