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全社会构建人人读书、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今年7月,西区区委宣传部牵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激发群众的读书兴趣。目前,全区共设立“漂书”站点41个。
社区书屋吸引人
9月26日11点过,玉泉街道席草坪社区。
在一间由办公室改建成的“图书漂流站”里,墙角的图书漂流专柜里放满了图书,两边靠墙的桌子上整齐摆放着各类书籍,几位居民正在专心地看书。
“这里各方面的书都有,不仅有小说、工具书,还有教科书。孩子今年9岁,在读小学三年级,现在的课本深,以前没接触,有空来学习一下好辅导孩子。”居民李文健在看一本《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他告诉记者,“图书漂流站”这种形式很好,他捐了一本书,就可以到“漂流站”借书看,很方便。
另一位居民汤朝迎在看《人性的弱点》,他说,社区图书漂流站建起来后,他一个星期要来两三次,这里看书很方便,遇到感兴趣的书还可以借回去看。
社区居委会主任严林萍说:“以前我们社区只有200多本图书,而且种类很少。7月底启动‘图书漂流\’活动后,我们成立了图书漂流站,市文化局和二十八小分别给我们捐了部分图书,现在共有1000多册。”
除了居民来看书、借书,今年8月18日,席草坪社区还借助这一平台,组织辖区50多名中小学生开展了“小书童图书漂流活动”。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书籍拿到社区登记,放入图书漂流专柜,然后在专柜中挑选喜爱的图书进行借阅,整个活动共“漂流”图书30余册。
机关图书流转勤
在玉泉街道的图书漂流专柜里,整齐地摆放着党建、综治、消防、文学艺术等10个类别的书籍,图书漂流活动登记卡上,有捐赠书名和借阅书名及归还时间。目前,该社区已“漂”出18本图书,归还两本。
参与图书漂流活动的工作人员贾小燕说:“自己的书放在家里闲置是本‘死\’书,我拿来让它‘漂\’出去就成了本‘活\’书,我可以在这里换更多的书,可以学更多的知识。”
“今年8月初,街道设立了图书漂流专柜,这里的书大部分由街道筹资购买,其余的由工作人员捐赠,现共有各类书籍近2000册。有价值的图书在‘漂\’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分享。”街道办主任刘亚菲说。
在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图书漂流专柜里,除了一些专业工具书,还有一些文学、科普、励志类书籍。该局党支部书记王涛洪说,这里的书大多数是工作人员捐赠的。专柜设立后,前来借阅的人比较多,局里的读书氛围变得很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各单位设立的图书漂流专柜,西区宣传部还设立了图书漂流总站,负责协调图书漂流活动在全区范围内的开展。
全民学习更进步
谈及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初衷,西区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图书漂流”是西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创新学习方式、打造新的学习平台的重要举措。
该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底,西区区委宣传部牵头举行“图书首漂”仪式,随后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相继启动“图书漂流”活动。各部门、单位设立一个图书漂流专柜,一个人捐一本书就能借阅专柜里所有的图书。在图书漂流总站的协调下,单位与单位的书籍可以进行交换,在全区内进行大循环。
参加图书漂流活动的书友每次在“漂流”专柜获取“漂流图书”限一人一册,“漂流图书”阅读时间为一个月,一个月内自觉将“漂流图书”归还到“漂流”站。每个人可以在书上写上一句心得体会,到年底评选最喜爱的书。西区宣传部将定期组织开展“我最喜爱的书”评选活动,由各“漂流”站负责推荐5本“我最喜爱的书”,在各“漂流”站之间进行“漂流”。通过“图书漂流”活动,激发大家的读书兴趣,营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
该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攀枝花建设成为学习风气浓厚、终身教育体系比较完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习型城市。西区以此为契机,全面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努力创新学习平台,有效推动全区的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更好地为建设幸福攀枝花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琼文/图)昨(29)日上午,市中心血站两辆采血车开到了攀枝花学院,学院的200多名大学生冒雨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据悉,为了国庆“黄金周”储备血液,市中心血站积极与该学院联系。当天上午,共有20...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