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创新,让平安常驻阳光花城 □汪业雄 本报记者 张中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9-25 14:27   https://www.yybnet.net/

互联网上,民警正在通过市公安局门户网站的“网络便民”窗口受理一位市民港澳通行证二次签注申请;

“110吗?我需要帮助,我现在灯杆编号203008018‘警务灯塔\’旁,请马上过来!”;

这是有别于传统警察形象的工作片段。

警察的变化,源于社会的变化,以创新应对变化。近两年来,从现实社会到虚拟社会,从服务民生到服务经济,攀枝花公安机关出台了大量社会管理创新举措,将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放在了基层,走出了一条独具攀枝花特色的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奏响社区平安和谐旋律

“身边警灯闪烁,身前警察走过,头上还有‘天网\’看着,我晚上做小生意,晚点收摊都安全。”在凤凰广场做食品生意的李德祥说,“社区警务运行机制的推行,让我觉得身边的警察好像突然多起来了”。 

“我们制订、细化和完善了“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的警务运行机制,采取多项措施下沉警力,在物力、财力上也给予重点支持,还强化了社区警务的培训和考核,目的就是要让民警与老百姓靠得更近、贴得更紧。”攀枝花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

同时,全市公安机关通过科学合理划分巡逻区,构建了网格化巡逻防范新机制。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巡警为骨干,交警、派出所等警种参与,科学调整警力布局,把警力集中在高发案时段、高发案地区、高发案部位,实行步巡、车巡和摩托化巡逻,全面提高治安防控面,逐步形成了交警巡线、巡警巡面、派出所巡片的城区多警联动,群防群治人员参与的分级化、网络化城市街面巡逻防控网,使市区的“两抢一盗”、流氓滋事等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贴心服务在身边

“听别人说,以往要到老远的车管所跑几趟才能拿到驾驶证,现在车管所通过邮政快递,我在家就能领到摩托车驾驶证,真是太方便了!”拿着刚到手的牌照,西区河门口的王民高兴地说。

不仅是交警,目前攀枝花各级公安机关纷纷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将一些业务简化下放到了基层。

炳草岗,是攀枝花市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炳草岗派出所平时承担了相对繁重的办证业务。9月10日,星期六,9时许,17岁的在读高中生罗若月走进炳草岗派出所的“户籍办证室”窗口:“阿姨,我办理身份证。”户籍内勤民警带着她走到照相室照相,并进行处理。拿着受理单,小姑娘罗若月略带羞涩地说:“谢谢阿姨,你们的服务态度真好,节假日预约服务为我们这些学生解决了办证不方便的困难。”小姑娘的困难迎刃而解,得益于市公安机关推行的网上预约周末办证的便民措施。

“贴心服务在身边,当百姓的贴心人”已成了攀枝花公安机关各警种的共识。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在各交警大队设立车管业务办理窗口,在具备条件的社区、乡镇、大型企业、汽车4S店等设立交通管理服务站,进一步延伸车管业务服务窗口,实行摩托车销售点带牌销售。与保险行业建立起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

以此同时,市公安局不断提升出入境管理服务水平。积极争取支持,利用公共网络资源,推动出国(境)申请网上预受理和无纸化审批等服务举措的实施。拓展便民服务渠道,完善电话咨询、短信告知、网上查询、表格下载、错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

打造警务勤务新亮点

“请告知你的确切方位。”“我在我家阳台上。”“请告知你家的准确地点。”……

经常有群众报警时,不能迅速准确地说出自己所处的方位,贻误了出警的时机,犯罪分子也因此很有可能逍遥法外。

而现在,群众报警有了一种全新的精确定位方式,只需说出一串数字编码,便可精确定位。现在的报警模式变成了这样:“110吗?我需要帮助,我现在灯杆编号203008018的位置,请马上过来!”街边的路灯杆上,统一喷涂有专门设计制作的城市报警定位标示。这是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利用现有的路灯杆,建立新型的“警务灯塔”。群众根据“警务灯塔”上的联系方式可以进行求助、举报。

今年来,市公安机关在大力推广“社区”、“农村”、“校园”警务模式,倾力打造“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分别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设立警务室或警务工作站。派出所、刑警中队、治安中队、巡警、交警和经警,以警务室为平台,建立联动制度,互通情报、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从而形成了“六警联动、警企联防”的企业警务模式,有效地加强对治安难点地段的巡逻守护和对周边废旧物资回收站点的管理;加强对企业内部的交通安全宣传和管理工作,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协调企业加大人防、物防、技防、犬防的投入和建设,构建了大企业内部及周边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新闻推荐

强市必先强教 兴攀必先兴才 ——解读《攀枝花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二)

教育对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而言,既是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手段,寄托着每一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一方面,教育对个人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代中国,既存在就业压力,又同时存在高...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创新,让平安常驻阳光花城 □汪业雄 本报记者 张中)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