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一把甜枣的丰收喜悦 ——东区开展“挂包帮”活动侧记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9-20 14: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云飞 特约通讯员 向丽华

今年6月,银江镇攀枝花村三社种枣树的村民乐开了怀——仅靠40多亩成熟挂果的“安国枣”,100余户村民的收入就达到了100余万元。

何谓“安国枣”?这可是银江镇独有的一个冬枣品种。普通的枣儿7月份才成熟,而这种枣6月份就已上市,且皮薄核小,肉嫩汁甜,色泽红亮,形似苹果。相对于普通枣每斤1—5元不等的销售价格,“安国枣”可谓“高人一等”,批发价就可达到15元/斤,礼品盒包装的枣子甚至可以卖到20元/斤。这就是40余亩枣可以卖到100余万元的奥秘。

说起“安国枣”,还要从村里的“能人”曹安国说起。曹安国是土生土长的攀枝花村人。1991年,21岁的他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一心想在农业方面找到致富门路。此后的10余年里,他先后养过河蚌,种过葡萄、梨、苹果和大青枣等,但由于缺乏种植养殖技术、气候和水土资源不合适等多种原因,曹安国的农业致富路始终没有走通。

2000年,曹安国试种的梨枣又一次失败了。在他踌躇无措的时候,攀枝花村的对口帮扶单位东区科技局了解到他的情况,立刻组织专家协助他对河北、北京、山东引进的12个品种的枣子进行试种筛选,并进行技术改良,最终筛选出了适合攀枝花独特气候的优质早熟冬枣品种——安国枣。

2002年,枣树开始挂果,2006年,开始见效益。品质独特的“安国枣”刚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这次种枣终于成功了,曹安国至今都记得当时自己有多兴奋:“致富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多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同年,在区科技局的指导下,曹安国成立了攀枝花市银江安国枣业有限公司。

曹安国的成功经历壮了社里其他农户的胆,许多农民开始跟他学习种植“安国枣”。眼看种“安国枣”的人多了,但村民掌握复杂的种植技术又成了个问题。曹安国一人分身乏术,没法替众多的种植户解决难题。此时,区科技局组织村民开展科技培训,让更多人掌握种植技术。同时,区科技局还积极为“安国枣”拓展销售渠道,在打响品牌知名度上下功夫。2008年,在区科技局、区工商局等单位的帮助下,“银江安国冬枣”品牌商标注册成功。

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目前,“安国枣”的亩产量已由最初的700斤左右提高到现在的3000斤以上,丰产园亩纯收入超过2万元,安国枣业已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了种植技术服务不愁,种苗供应不愁,枣果销售不愁的“三不愁”。

今年,曹安国所在的攀枝花村三社“安国枣”种植面积达到200余亩,40多亩成熟挂果的枣儿卖出了100余万元的高收入,种枣的农户平均每户收入1万元以上。曹安国自己的枣园面积也扩大到了60亩,12亩成熟的枣树给他带来了25万元的纯收入。村民们说:“多亏了曹安国带我们致富。”曹安国却说:“这要感谢东区科技局。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是没有对口单位各方面的支持,仅靠我一个人‘扑腾\’,恐怕到现在也种不出什么成功的东西。”现在,来自盐边、米易、仁和甚至西昌的农户都慕名来跟他学习种植“安国枣”,“安国枣”在银江镇以外地区的种植面积达到了近200亩。

2008年~2011年,东区科技局先后帮助银江安国枣业有限公司争取省、市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资金76万元,并在攀枝花村冬枣示范基地开展了技术培训,先后举办集中培训班56期,培训人员3700人次以上,深入田间地头及入户培训1600余人次,培养种植技术能人55人。

新闻链接:

在“挂包帮”活动中,东区28名区级领导、103个区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定点联系帮扶9个村、61个社区,下派15名干部到镇、村挂职锻炼,举全区之力倾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活动中,全区注重在“一村一品”上下功夫,依托攀枝花特色优势资源,通过阳光旅游打造、特色农业开发、引进龙头企业等方式,帮助实现帮扶村产业结构调整。其中,阿署达村初步形成了以生态农业带动近郊休闲旅游发展的新路子;攀枝花村以“安国枣”种植和猪、牛等养殖为主,大力发展品牌产品;弄弄沟村以打造“富村山居”新农村精品工程为主,新建一个大型生态休闲度假山庄。

新闻推荐

铺展的画卷 ——攀枝花推进新型城镇化纪实

□本报记者江潇让每一个人脸上洋溢幸福的表情,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最核心的追求。9月的清晨,伴随着洒向金沙江的第一缕阳光,一幅画卷徐徐展开:在城市绿地里,老人成群结队,置身茂盛的树林中,呼吸着清新空气;...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把甜枣的丰收喜悦 ——东区开展“挂包帮”活动侧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