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大山里的守望 ——记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中小学竹林坡村小教师钟世卫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9-16 14:31   https://www.yybnet.net/

他,被誉为“大山明天的守望者”。四川省农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曾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攀枝花市优秀班主任”“西区‘十佳\’班主任”“西区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并历年受到镇级、校级的表彰,年年考核为优秀……可是在这荣誉的背后却是他抹不去的辛酸和坚韧的意志,他就是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中小学校竹林坡办学点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钟世卫。

在川滇交界处的南高原,金沙江畔,高山巍峨,群峰逶迤,其中一座名曰:老拱山。从金沙江边沿公路步行到老拱山顶,没有十个小时恐怕是不行的,而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中小学的竹林坡办学点就坐落在这老拱山的山巅之上,就是在这里铸就了钟老师今天为我们所传颂的事迹。自从1983年师范毕业之后,钟老师就坚守在这里,至今已28个春秋。28年黑发变银鬓,青春化年轮,支撑他的却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愿望: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期望大山飞出金凤凰。

老拱山上遍布梨树。梨树深知是大山的沃土养育了它们,它们别无报答,只能以满树的硕果回报高山厚土,而钟世卫老师恰恰就是这一株梨树,生于斯长于斯,承蒙大山的抚育,他只有用自己的付出和奉献才能感恩这沉重的恩情。面对艰苦的教学环境,陈旧的理念,落后的教学设施,恶劣的气候条件,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没有退缩,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家乡的赤子之情,诠释了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风采,在教育战线上谱写了一曲创先争优的赞歌。

28年里,虽然身处偏僻的大山之中,条件十分艰苦,但是钟世卫老师都一一能够克服。以前竹林坡小学没有电灯,他就在煤油灯下批改学生的作业;吃水困难,他就从很远的地方把水一桶一桶的挑回来;校舍坏了,他就自己动手修补房屋,没有钱,就垫付自己的工资,没有车辆就自己搬运建筑材料。可是物质的困难不足畏惧,思想的封闭,心理的贫穷才是影响孩子们成长的根本性问题,作为竹林坡唯一的教师,毫无疑问他站在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前线。他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才能带给孩子们更多知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此,钟老师把不断涉猎新知识、新信息作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搞好常规教学之余,他28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学习和研究教材教法,领会新课程标准,牢固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思想。他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教育报刊,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考试,不断提高教学技能。

钟老师把他学到的这些理论知识和新课改的要求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寓教于乐,于乐求知,能力拓展。正是运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钟老师在独自面对三个年级的三个班级进行复式教学(由于生源和师资不足,该村只好今年招一三五年级,明年招二四六年级)的情况下,学生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绩。钟世卫同志所教学科每期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全区小学同年级中长期名列前茅,全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平均分都在80分以上,数学平均分90分以上,双科及格率达到100%;1994年钟世卫同志所教毕业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名列全区榜首,当时的文教局领导风趣地说:“今年西区的红旗插到山顶上去了。”2000年钟世卫同志所担任的四年级学生的成绩又名列全区榜首。临近的村、镇学生都慕名前去就读。

然而钟老师并没有就此停步,他在教导学生的同时又开始引导家长。由于高寒山区的许多学生家长教孩子认字使用方言,这样孩子到校后教师纠正错误读音就有相当难度。钟世卫同志针对这一现象,决定每年举办一次家长学习班,让那些家长学会汉语拼音字母的正确发音、汉字基本笔画和名称、学说普通话,学写规范字,传授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宣传各种法律法规,形成了老师教家长,家长帮着教孩子的良性循环。

钟老师不仅在知识上悉心地教导学生和家长,在生活中也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1994年3月,一个叫赵顺军的同学生病了,其弟给他请了假,并给老师讲了家里没钱看病的事,钟老师听后立即动员同学们去看望,并于当天下午2点到赵顺军同学家问明情况,并把自己身上仅有的40元钱掏给赵顺军同学的父亲,希望他立即送孩子去看病。该学生病好后,学习更加努力了。后来在全区语文竞赛中,赵顺军取得了好成绩。学生杨明莲家里非常困难,由于没钱交用电投资款,导致没电经常完不成家庭作业。钟老师了解情况后,为她家交了50元电费,该学生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完不成作业的现象。1998年9月开学时,五年级的王荣敏、王荣玉姐妹俩由于家里太困难,无钱买笔和墨水,钟老师立即买了钢笔和墨水亲自送到她们家去,并鼓励她们要想办法克服困难,不要误了学业,这两个学生第二天就到校上课了。虽然现在农村都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家庭十分困难,钟世卫同志总是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家长们个个都对他感激不尽,主动送子女上学,无辍学现象。

学生家庭条件的困难,学习环境的艰苦就这样一次次地刺痛着钟老师,他比谁都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因此钟老师努力争取有关单位、个人捐资助学,杜绝儿童失学和中途辍学。在得知清香坪小学对口支援竹林坡小学这一消息后,钟世卫同志主动和该校领导联系,为孩子们争取到不少学习用品。每年“六一”前夕,他都四方寻求动员个体户老板为该校捐赠“六一”活动经费。目前,在区委、区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该校办学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新修的竹林坡小学即将竣工交付使用,同学们看到有了新学校,学习比过去更努力、更刻苦了。

28年里,他把自己全部的爱、智慧、力量和热血奉献了给广大山民及他们的子孙,可是他却欠下了永远也还不清的债——对父母的孝敬,对子女的教育,对爱人的怜惜。钟世卫的家在云南省华坪县兴泉镇农村,离学校有20多公里。家里有近八旬的父母,近七旬的岳父,还有两个孩子以及干不完的农活。本来应该相互分担的重担,却因为他常年坚守岗位,根本无法顾及家庭,照顾老人,教育孩子,贴补家用的担子就压在了妻子一个人的肩上。有时,妻子免不了有一些埋怨,钟世卫心里也很过意不去,总觉得愧对她,愧对家人,为人子他不能敬奉父母,为人父他不能善尽抚养,为人夫他不能分忧解愁。可是,想起学校里孩子们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他只能语重心长地劝慰妻子:“家乡养育了我,党培养了我,现在正是家乡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丢下那些孩子,家里的事,就只有你多辛苦些了。”每一次,他的妻子都只有无奈地摇摇头。看到妻子幽怨的眼神,钟老师不免有些心酸。可是为了山里的孩子,他只能这样。就这样,为了孩子,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钟老师从来没有因家事而请假,从没有因私事而耽误工作。

钟老师就这样一直默默地坚守在了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8年。曾经也有过年轻人到学校任教,可是由于条件实在艰苦,课程任务又繁重,年轻老师往往呆不到几年就调到其他学校去了。钟老师又不得不独自一人承担起全部的教育任务,不得不实行复式教学。由于长年累月的忘我工作,积劳成疾,钟老师累病了。2008年,他的咽炎愈发严重,连说话都成了问题。领导劝他去医院看病,但他放不下学生,经过两次手术,还躺在病床上的他,一想到山上的孩子们还在等他,来不及等待痊愈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所以迄今为止,他的病再没好过。因为他心里装着的只有孩子,只有他为之战斗的三尺讲台,他怎么能躺在病床上,让孩子们在山上等待呢?正是他的这般无私和坚持,将学生们从懵懂带进了知识的殿堂,带进了文明的世界。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曾经年轻、帅气、稚嫩的“小钟”,现在已经是瘦削、皮肤黝黑、略显腼腆的“老钟”了。岁月的无声流逝,在他的脸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是唯一不变的是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坚持,是始终给人以温暖和抚慰的微笑,是在党旗下宣誓将自己的一身贡献给教育事业的坚韧。当提及为什么他没有下山到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教书时,他只是简单地回答:作为一名党员,既然选择了承担,就应该有担当。是啊,这样的回答对他来说也许最能反映他这28年来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乡亲的未来所付出的坚持。28年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生的花朵。28年来他一直战斗在高寒山区,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困难。28年来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扎根山区教育而无怨无悔。28年——他就像这座山一样,雷打不动、风吹不垮、雨蚀不了。这就是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乡村人民教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党员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他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他为高寒山区教育所做的突出贡献,将会被人们永远铭记在心。 (奚交)

新闻推荐

攀枝花468人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本报讯(记者张荣裴)9月17日上午,为期两天的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正式开考,今年攀枝花共有468名考生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省司法厅常务副厅长江金河,市领导单荣、唐建民、殷旭东、庞向东到市二中考点巡...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山里的守望 ——记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中小学竹林坡村小教师钟世卫)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