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发展路 民心路 安全路 ——全市“十一五”公路管理工作纪实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9-02 14:38   https://www.yybnet.net/

“十一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以全力提升公路管理水平和路网通行能力为目标,从加强路桥养护管理、创新养护管理机制、实施公路大中修工程、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安保工程建设、提高公路管养科技含量等方面入手,推动公路管养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管养道路好路率保持在75%以上,营造出了通畅、舒适、安全、优良的公路交通环境。

创 新 机 制

强化公路日常养护工作

“十一五”期间,市交通运输部门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公路全天候养护责任制,制定完善了《攀枝花市交通局干线公路养护工作制度》、《攀枝花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攀枝花市干线公路小修保养工作检查考核办法》等,严格养护工作考核,保证干线公路路容路貌整洁、路况良好。加强水泥路面的预防性养护,组织专业力量对路面接缝进行清灌缝,使干线公路接缝失养率达到规范要求。完成管养公路的里程桩安设,做到国省干线公路公里桩无缺失。加大巡查力度,主动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及时对反映的公路路况差等问题进行整改。

通过对国省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的管养责权进行上收和下放,进一步理顺了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基本建立了国省道以市为中心、农村公路以县(区)为主,县乡分级负责的公路管养体制。建立健全了县(区)公路管理机构,分别在东区、仁和区成立公路管理所,在仁和区各乡镇成立交通管理站,将公路管理职责下放到基层;建立健全了公路桥梁管养责任体系,逐路、逐桥明确责任单位、监管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并设置公示牌,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

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干线公路路况进行检查,督促整改道路病害,并按时通报检查和整改落实情况,确保干线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建立对县(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检查考评机制,要求各县(区)交通局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制度,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做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督促县(区)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与乡镇签订养护责任书,确保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公路民养”的养护模式,不断提高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率,增强沿线群众爱路护路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保证养护质量。

提升路网通行能力

大力实施国省干线改造升级

“十一五”期间,市交通运输局累计投入资金11544万元,扎实推进国省干线改造升级,分别实施了G108线干海子至平地、平地至挖断路,S310线会理界至李家沟和S214线总发连接线等65.7公里的国省干线改造,进一步提高了现有国省干道的通行能力、服务能力和抗灾害能力,增强了攀枝花对周边地区的交通辐射能力,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倾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区域交通枢纽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以着力构建区域交通路网为重点,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把一条条“致富路”、“民心路”修到老百姓家门口,使农民“行车难”、“出行难”的矛盾得到明显改善。

五年来,共累计投资1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449.78公里,实现了全市100%的乡镇和63%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油路)和弹石路,为推动偏远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在国省干线大中修工程中累计投入资金17181.327万元,先后实施了格福段路面修补工程、S310(和爱段)沥青路面大修工程、渡口桥桥北下线沥青路面大修工程、S214线桐子林至雅江桥(K83~K99)路面大修工程、S214线丙谷至安宁河桥(K46~K82)段路面整治工程和S214线倮密段及渡金线路面养护工程等项目的建设,完成国省干线大中修工程182.732公里,极大地改变了攀枝花市行路难的现状,提高了攀枝花市公路的路面等级,保障了公路的安全畅通。

快 速 反 应

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2008年,汶川“5·12”地震发生后,攀枝花市交通部门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确保了全市公路桥梁的运营安全;在攀枝花市发生“8·30”地震后,市交通运输局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集中全系统的力量,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在最短时间内抢通了攀枝花市境内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83条;同时,及时对受地震灾害影响出现安全隐患的11座桥梁,采取限载、限速和单向通行等交通管制措施,保障行车安全,确保了攀枝花市抗震救灾运输生命线的基本畅通,保证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展开。

2009年,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应对米易“7·17”特大洪灾,在短时间内完成了1条水毁省道和多条农村公路的抢修恢复任务,保障了灾区道路的安全畅通。

这一切得益于攀枝花市在制定落实《攀枝花市公路桥梁突发公共事故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攀枝花市年度公路防洪抢险预案,建立了公路雨季防洪抢险制度,对管养公路和重点路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各管养单位防洪物资储备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检查,及时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同时,落实雨季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加强对重点路段的巡查和防控。

保障安全出行

深入推进安保工程建设

本着为群众提供安全的出行条件,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在认真开展事故多发危险路段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攀枝花地形特点,市交通运输部门按照“安全、环保、经济、实用、因地制宜”和“主动诱导、警示及被动防护相结合,以主动诱导、警示为主,合理利用,避免过度防护”的原则,制定完善了攀枝花市安保工程实施方案。安保工程实施的主要内容是:完善交通标志,设立了地名牌、指向牌及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急弯段设立了提示标志,视距不良无法改善的路段设置了鸣笛标志和限速标志,陡坡路段设立了上下坡标志,设置完善的路面标线,使路面轮廓更清晰,提高了行车尤其是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在路侧险要路段配合警示标志,设置了波型梁护栏、钢筋砼护栏、防撞墩、警示墩、警示桩或轮廓标等,同时在护栏、防撞墩或警示墩上设置了线形诱导标。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累计投入资金405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G108线、S214、S310、S216和县道小大路、仁拉路、总龙路、盐择路等安保工程的建设,同时,在全市干线公路特别是事故多发危险路段设置完善了交通标志、标线等。安保工程的实施,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科 学 规 范

实现桥梁管养制度化

攀枝花市桥梁众多、结构样式丰富,同时多数桥梁修建于六七十年代,设计荷载等级低,目前经过几十年的运营,多数桥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因此桥梁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长期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坚持将公路桥梁的管养工作作为交通工作的重要内容,注重建章立制,制定了《攀枝花市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加强队伍建设,保证资金投入,摸索了一套适合攀枝花市实际的桥梁管养模式。 

明确落实桥梁养护管理制度和责任,采取分级负责和重要桥梁专业养护的方式对全市桥梁进行养护。认真贯彻落实桥梁定期检查制度,每半年对全市交通管养桥梁提出运行分析报告,全面掌握桥梁的使用状况;加大对桥梁的检测和监控力度,建立桥梁安全预警机制,对有安全隐患的桥梁进行预警提示;加大桥梁检查设备的投入,先后投资250余万元为养路总段和县(区)交通局配备桥梁检测设备,专项用于桥梁的检测。加强桥梁日常检查力度,加大危(病)桥整治力度,对日常检查出来的病害, 根据病害程度,按照轻重缓急,逐一进行处治。五年来,累计投资18556万元,分别对密地大桥、撒莲大桥、弯丘大桥、昔街大桥、丙谷大桥和排矸石桥等进行了重建,对S214线倮果金沙江大桥、S310线新庄大桥、烂田河桥、拉扎沟桥、S216线桑园大桥、县道金五路一号桥、二号桥、三号桥等34座桥梁实施了维修加固。

“绿色交通”理念

提高公路管养科技含量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期间,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实施“科技强交”,加强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2007年,开展倮果大桥健康检测项目科研,通过在桥梁各主要部位安装传感器,对桥梁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对旧桥实行健康监测在攀枝花市尚属首次。2010年,首次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在S214线K0—K45+750段路面大修整治工程中,采取对旧路面进行针对性整治后,加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在S214线倮密段及渡金线路面养护工程采用对原旧路面进行铣刨,加铺结构组织合理、抗车辙性能优良的SMA沥青混合料路面,均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交通运输行业是能源资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对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为响应国家和行业的政策要求,市交通运输部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10年对S214线倮密段及渡金线路面养护工程中对原旧路面进行铣刨,产生了大量的旧路面沥青混合料,长期堆放易发生固结,既占用了土地资源,又对周边环境构成了威胁。按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的相关要求,攀枝花市交通运输系统经过再生技术处理,进行回收利用,在低等级和交通量小的道路路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新闻推荐

十年真情助贫困学子步入社会

本报讯(记者晏洁)“虽然我从小就没有爸妈,但这些叔叔阿姨们却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近日,仁和区地税局党总支自2001年资助的贫困学子田洪佳完成学业后,在工作岗位上领到了她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资...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发展路 民心路 安全路 ——全市“十一五”公路管理工作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