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部署,是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结合客观实际,全市牢牢抓住“挂包帮”活动这一载体,始终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保障到位;始终做到情况清楚,底数明了,全面覆盖;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始终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做到注重实际,凸显特色,确保成效。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方针,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坚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实现365个市、区两级行政部门(单位)参与包村工作全覆盖,352个行政村被帮扶全覆盖和33名市级领导参与挂点全覆盖,并把帮扶活动延伸到30个社区。同时,在攀央属、省属企业,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
自2010年3月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挂点领导深入村(社区)调研2000余人次,部门参与帮扶1253次,干部进村指导4500余人次。共有3596名干部,采取“一帮一”、“几帮一”等形式,结对帮扶困难家庭2460户;慰问基层困难党员群众2000余名,收集梳理群众意见1256条,制定帮扶措施2331条,确定帮扶项目897个;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09次,参训人员近5万人次;协助当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89名,发展党员616名。同时,从市级各部门(单位)、国有企业中选派112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各区(县)也选派了207名优秀干部到基层锻炼。
一座座连心桥,一条条致富路,一个个产业项目,一项项帮扶措施得到落实,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挂包帮”活动带来的实惠。活动开展以来,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反映良好,活动整体呈现出“上下联动、氛围浓厚、推进有力”的良好局面。
“挂包帮”活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面对“十二五”发展新时期,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攀枝花人民的幸福生活团结奋斗”为主题,紧紧围绕“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四川南向门户”战略定位、“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战略目标、“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重点,坚持“两化”互动,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环境优化和城乡统筹,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加速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社会文明的幸福攀枝花。
这对“挂包帮”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发挥“挂包帮”活动的作用,助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十二五”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不仅是摆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面前的共同课题,也是责任和使命。
今年是攀枝花市开展“挂包帮”活动的第二年,是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认真总结经验,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和新机制的关键年。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的参与,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支持,“挂包帮”活动一定能在推动攀枝花跨越式发展,建设幸福攀枝花的征程上书写崭新的篇章! (作者单位:市“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后
“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有奖征文活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共收到稿件100余篇。从8月2日起,本报开辟专栏,择优选载征文。截止今日,共刊登51篇征文。至此,本次征文宣告结束。
“挂包帮”是一项着眼于民生的活动,有效地整合了各方资源,充分发挥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技术优势,形成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取得了实效,赢得了民心。征文紧紧围绕“挂点、包村、帮户,助推攀枝花迈向新发展”这一主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展现了农村面貌发生的可喜变化,探索并深入思考了搞好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和新机制,为进一步推进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新闻推荐
根据《四川省三州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和《四川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现将2011年度省市两级民族资金建设项目予以公示,欢迎干部、群众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干部群众有情况...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