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更加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这是市第九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工作总体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落实这一要求,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攀枝花正处于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环境优化和城乡统筹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乃是必由之路。科学发展应是全面发展,不能仅是经济的“独奏”,而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交响”。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因此,我们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以民生为重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党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这一中心,我们应必须且始终坚持把增加居民收入、推进民生工程、全面加强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生活,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而激发其创造幸福攀枝花的蓬勃热情,形成建设幸福攀枝花的合力。
以民生为重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把服务为先贯穿于创新社会管理全过程。创新社会管理,既是管理更是服务,既需要我们强化管理职责,更需要我们提升服务质量。只有少一点“我没时间跟你闲扯”的粗鲁,多一点平等耐心的沟通;少一点“不信谣不传谣”的训导,多一点公共信息的及时披露,才能让群众气更顺、心更齐。只要坚持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转移,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主动化解社会矛盾,方能奠定幸福攀枝花之根基。
以民生为重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在推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累积群众信任,赢得群众支持,用更宽的思路、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为此,我们要建立社情民意调查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妥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沧海百年,民生不息”。我们坚信,只要在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苦下功夫,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攀枝花一定会变得更和谐、更幸福。
新闻推荐
编前语细节决定城市的品质,细节体现发展的水平。一座城市,富丽堂皇的外表只是城市的“形”,在华丽外表背后隐藏着的细节才是城市的“神”。户外公益宣传广告、道路中间的防护栏、市中心的景观树灯…...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