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困难群众提供帮扶
“没有社区发动大家为我捐款,我的病不会得到及时医治,现在我的身体正在逐步恢复。”10月8日,西区玉泉街办河石坝社区居民王忠全说。
40多岁的王忠全从重庆农村来到攀枝花,妻子智障。2009年,王忠全申请到廉租房,从河门口北街社区搬迁到河石坝社区。一家人靠着王忠全打零工挣得的微薄收入以及妻子和孩子的低保金勉强度日。
2010年4月,王忠全突然得了脑瘤,面临高昂的治疗费,全家一筹莫展。
河石坝社区在得知王忠全的重病后,在辖区范围内发起爱心捐款活动。捐款活动随后还得到玉泉街办、区政府的关注和响应,大家纷纷为王忠全捐款,解决了王忠全家燃眉之急。
河石坝社区负责人徐燕说,对辖区里有残障的居民出行不便,社区也积极想办法为其解决交通工具。社区工作人员定期上门看望、慰问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针对社区的实际情况,社区在辖区内建立了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队,为辖区内的残疾人、贫困居民等提供服务和救助,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
创建“十分钟生活圈”
“以前从家门口到车站要走好几百米,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非常不方便;现在只需要2分钟,很方便。”
巴关河社区64岁居民何锡福说,现在不仅坐车方便,看病也方便。以前有一点小毛病都要到大医院去看,现在社区的卫生服务站也在改扩建,并配备专业的医务人员和设施,简单的化验和常见病都能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解决。
“由于社区老人多,公交车站离得远,特别是芳菲巷和芳草巷的居民出行不便。社区通过相关部门协调,设立了公交车招呼站,使大部分居民出行便捷。”巴关河社区副主任程宏说,为方便居民买菜,社区在芳草巷专门规划了一空地作为临时菜市场;社区的“爱心”超市,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
程宏说,由于社区的位置所限,居民没有活动场所,社区通过与辖区企业协商,由政府出资,利用社区办公楼旁约700多平方米的空地,建成休闲娱乐小广场,丰富周围居民的业余生活。社区通过社区管理、服务和交流互动平台的搭建,真正把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盘活用好,利用周围现有的学校、卫生服务点等,大力改善服务设施,完善各类便民服务网点,打造集文化、购物、就医、健身、休闲等一体的社区“十分钟生活圈”,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渠道、多领域的服务,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新闻推荐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11年理事年会在攀举行 吕飞杰出席并讲话 张剡致辞
本报讯(记者杨荟琳王卿)10月10日,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11年理事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攀枝花会展中心召开,来自全国的180余名专家汇聚一堂,共商热带作物产业发展大计。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长吕飞杰出席会...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