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
在中国的西南,有一条逆大渡河、牛日河而上,穿越海拔2280米的沙木拉达隧道,沿孙水河、安宁河、雅砻江,下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河谷的铁路干线——成昆铁路。它是连接四川省成都到云南省昆明的一条铁路线,于1958年开始施工,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车,全长1085公里。
成昆铁路全线有超过700公里跨过经年少有人迹的山脉。西南地区地形复杂,连绵不绝的山脊,谷深坡陡,在河流峡谷两岸有数百米高的陡峭悬崖,特别是在攀枝花路段,安宁河、雅砻江、金沙江附近,由于山地陡峭,更被称为“修路禁区”……在三线建设时期,攀枝花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钢铁资源等无法运输出去,成昆铁路的建设解决了攀枝花的燃眉之急。
历时12年的建设,当时的施工队伍,遇水架桥、遇山钻洞,成昆铁路全线修建各种桥梁991座,隧道427座,而当时的施工条件和气候条件,对施工人员都是极大的考验,有的地方气温高达摄氏40、50度,也有常年积雪的雪山,在成昆铁路施工高潮阶段,施工人员一度达到近36万人……
当时成昆铁路的建设,是我们国家气壮山河大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天,成昆铁路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还能想象吗?当时的施工人员,在荒野间搭建简易的房子,白天在烈日风暴下劳作,与之为伴的只有攀西高原大朵大朵的白云,洁净的蓝色天空晴朗空旷,夜晚山坳间唯有零星灯光与大山亿万年不变的呼吸相伴。
尽管有资料、照片、影像,我们也再难完全还原当时建设成昆铁路的场景。当列车在成昆线上奔驰,不断穿越大山腹内的隧道,在险峰幽谷间迂回穿行时,这条线上大段大段遗失在岁月中的记忆,如珍珠般发出低调的光泽,那些每一块枕木之上流淌的汗水,每一日家人在遥远地方的守望,每一夜劳作之后望着高原夜空的孤寂,每一个牺牲在铁路建设上的灵魂,一代人的青春和热血……还有与之遥相呼应的攀枝花的建设者们“白天棒棒压,晚上压棒棒”那热火朝天的大“三线”建设,与整个世间对峙,凛然绽放。这种空阔无边的时代壮阔,只有亲历才能感知。
“一段值得用生命去亲历的时光”,一位曾经参与成昆铁路建设的老工程师如此评价那段光阴。成昆铁路的建成无疑是一个诞生不久的年轻国度在艰难岁月里倾全国之力献给新世纪的重大贺礼,为共和国的经济腾飞奠定了一座历史丰碑。今天我们再次品味这些历史,面对的似乎不再是简单的修路建桥,而是一个国家的瑰丽新生,是无数人的青春和生命在此延续直至永生,是无数报效国家的大爱在此上演,是一个国家建设的神话就此开启。其中蕴含的巨大力量和活力,在这方土地和岁月中静静流淌成为哲理。
现代人日益浮躁的心情,忙碌于对利益的追逐,流水线上快速的生产,很容易让人淡忘那些曾经沧桑的往事,成昆铁路是一个沉默的老人,静坐在峻岭深处,大河之滨,坦然面对着无限的悠悠时光,让人品味沉浸在其中的辽远心事。
时光苍凉,只有往事依然清澈如许。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荟琳)11月29日上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各地设分会场。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剡,副市...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