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张春杨荟琳张中文图多少年前仁和区前进镇渡口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11-07 13:3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张春 杨荟琳 张中文/图

多少年前,仁和区前进镇渡口村的路边一棵大树的枝干歪斜着,附近村民必须弯着腰从树下经过,当地由此得名弯腰树。

多少年前,因为攀枝花唯一的看守所座落于此,坊间戏言:“不听话,就送你娃去弯腰树”,当地的村民因此有些尴尬。

多少年来,这里的村民总是弯着腰在地里劳作,曾经的弯腰树如今依旧叫弯腰树。不过,不变的仅仅是地名,改变了的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超前思想赢回的面子

10月25日上午,弯腰树社长贾国强站在巨龙汽车城门口,看着进进出出的车辆和人群,心里突然有了几分感慨:“看看现在的弯腰树,哪个还能将它和从前的‘戏言\’挂上钩?”

“他们真是了不起。”如今,许多商家和弯腰树村民接触过后,都会有着这样一句评价。

是什么让昔日的弯腰树发生了改变?如果你问来弯腰树发展已经六年的商家王刚,他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答案:思想!

“他们有些想法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说起6年来和弯腰树村民的接触的感觉,王刚坦言,村民的想法时常让他感觉自己头脑太简单。

“只要你愿意到我们这里发展,我们就给你免半年的房租。”,6年前,王刚带着成都三和汽车的合作协议来到攀枝花找合作伙伴时,弯腰树村民们给他的第一承诺就让他有些“纳闷”。在他看来,村民们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建一个汽车城,不就是想通过引进商家,收取房租赢利吗?

事实证明王刚想得太过简单了。“你在招聘员工时,要优先考虑我们村的村民,同时,我们会定期组织一批年轻人到你们那里学习汽车美容、汽修、销售的技能。”村民们接下来的一句话,让王刚顿时明白,原来天下真的没有免费的午餐。

“又拿房租,又给工资,还要我们免费教技术!”王刚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他头一次发现,朴实的“农民”原来也有这么会“算计”的一面。“没办法,要想跑得比别人快,就得想得比他们多、比他们远!”面对王刚的调侃,贾国强将全村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讲出来作为回答。

看着村民们一起组建投资公司,参与土地拍卖、搞汽车产业。王刚才明白,原来村民当年不过是想借着“汽车城”这块砖,引出更多像他和三和汽车这样的“玉”。

一份可持续产业攒下的底气

不用成天在自家一亩三分地里埋头弯腰地耕作。这在杨小海父辈的脑海里,是个想都没有想过的生活状态。

但如今,这已然在杨小海这一辈变成了现实: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紧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全市三产增加值破百亿

本报讯(袁香胡韬记者林莲)10月31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攀枝花市第三产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增加值突破百亿元,达到100.02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较上半年提升2.1个百分点。据了解,受国家...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记者张春杨荟琳张中文图多少年前仁和区前进镇渡口)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