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帆
12月12日,连日的降温,攀枝花有了些许寒意,但十九冶困难职工袁江平的心却被浓浓暖意包裹。
这一天,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爱明又一次来到袁江平家中,给他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心。
8年前,刚刚到攀枝花工作的赵爱明就来到十九冶电装分公司,看望慰问长期瘫痪在床的困难职工袁江平和他的家人,并将袁江平家确定为自己的定点联系户。从此,一位市委书记和一位困难职工开始了长达8年的友谊。“我已记不清这八年间赵书记来过我家多少次。”袁江平说,“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一进袁江平家中,赵爱明就熟悉地拉过一把凳子,坐在袁江平的病床前,与老袁师傅共叙家常。“我最近在看中医保健方面的书,空闲时自己按摩穴位。”袁江平一边给赵爱明说一边高兴地演示自己从中医书上学来的按摩手法。袁家不大的房间里,顿时充满了欢笑。“好快啊,娃娃都上大学了。”赵爱明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这里见到袁江平的儿子时,那还是一个一脸稚气的小学生。如今,袁江平的儿子已经是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名大学生。赵爱明说:“孩子要适当地放手,让他多经历些磨练。”袁江平马上告诉赵书记:“我就是按你的要求办的,孩子上大学时,自己去大学报名办手续,自己拿行李,一切都挺顺利。”
“赵书记,你不仅要关心我,还要把那么多人装在心里。”袁江平又提起一段往事,那是2008年攀枝花“8·30”地震发生后,“我天天在电视上关注着你,到灾区一线指挥救灾,到安置点关心受灾群众是不是吃饱穿暖了,那么忙,还是没忘记到我家来看我,关心我和家里的人是不是得到妥善安置。”袁江平的眼里闪动泪花,他哽咽着说:“我是打心底里感谢您,我告诉孩子,忘了谁,都不能忘了党,不能忘了政府。”赵爱明动情地说:“关心困难群体,是党和政府始终坚持的执政理念,是组织对你们的关怀,也是我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八载情与谊,悠悠关爱心。
“我还会再来看你。”临别的时刻,赵爱明深情地说:“今后,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牵挂着你,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也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你,关心所有的困难职工,努力改善困难职工的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卿)12月13日,省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顾问沈国俊率省重装办莅临攀枝花,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会等方式,就攀枝花市铸造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为期3天的考察调研。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