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以打造中国阳光花城为依托,促进城市转型,建设美好家园。集中力量加强新区建设,力争把花城新区初步建成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新型城区。
【热议】
廖奕(市人大代表):攀枝花城市新区将建设成为以行政办公区集中、高端服务业集聚、生态优美宜居和培育职业人才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城区,对建设百万人口特大宜居城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意义重大。他认为,城市新区建设首先应该加强物流中心建设,物流能增强城市辐射,以新区带动周边城区发展,完善和补充周边城区功能。同时,还应该继续加强交通建设,全力推进以高速公路、铁路为主的对外大通道建设,全面实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环网相连、节点畅通、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城市路网,实现市域内半小时城市经济圈和一小时县域经济圈。
罗江(市政协委员):新区建设不能重蹈旧城改造的传统模式,一定要符合实际,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花城新区要强调宜居,未来攀枝花市的发展,面临从单纯的满足基本生产生活功能转向对城市生活品质追求的转型,新区的产业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走低碳经济的道路。同时,不断加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打造一批精品绿地和特色景观,全面提升“中国阳光花城”的品位和形象,使城市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影响新区的社会关注率。因此,新区在开发建设初期,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进行全面开发。
赵启飞(市民):目前攀枝花的整个主城区只有两个电影院,广场虽说不少,但面积都比较小。我认为新区不能只是建设一个新城区,它更应该是功能齐全,集文化、经济、人文、娱乐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有电影院、有商业街、有文化消费场所,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的新城区。通过新区建设,促进攀枝花的工业特质向宜居、宜生活转变,成为全市其他区域建设的典范。作为普通市民,我更希望新区成为一个市民都喜欢去的地方,形成攀枝花新的商业圈和生活圈,成为诠释攀枝花人幸福生活的地方。
【部门回应】
花城新区管委会:按照产城一体、“两化”互动、“三化”联动、新旧互动、多规合一、超前规划的原则,编制特色鲜明的新区规划和建设方案,做好各种业态的详规和设计。目前,《攀枝花城市新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进入最后修改阶段。龙箐大桥至密地桥南、钢城集团总部大厦、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也正在有序进行,三线博物馆进入设计阶段,今年还将启动新区核心区的市政道路和给排水、通讯、电力、燃气等市政工程及移民安置点建设。
新区建设涉及五个片区,流沙坡片区布局国家级钒钛研究中心、职教中心;炳草岗片区安排市中心图书馆、市妇幼保健院;渡仁片区布局市文化艺术中心、综合医院、国家级重点高中、市政行政中心、三线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钒钛交易大厦;沙沟片区布局会展中心、主题公园、国家体育训练基地;总发片区布局自备车旅游集散地、物流服务中心。
在建设过程中将遵循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市场化运作模式就是拓展新区开发融资渠道,采用BT或BOT模式引进企业开发建设部分基础设施项目;由市政府统筹新区规划范围内土地一级市场的管理。建立完善土地储备收购制度,确保土地有计划地投入市场;在组织构架、激励等机制体制上不断创新。结合城市转型升级,在产业集聚方面,将重点打造钒钛产品交易中心、物流中心等高端服务业,为第二产业提供服务需求。
新闻推荐
政协第八届攀枝花市委员会专门委员会设置方案 (2012年1月6日市政协八届一次常委会议通过)
根据政协章程的规定和工作需要,政协第八届攀枝花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政协第八届攀枝花市委员会设立七个专门委员会,即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