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幸福之花”绽放别样美丽 ——写在打造中国阳光花城战略定位实施之际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2-14 09: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陈旭耀

从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到省环保模范城市,从百里钢城到钒钛之都,从花城景观打造到如今建设中国阳光花城,攀枝花这座以花命名的城市谋发展,快发展,寻求跨越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

时间指向2011年9月,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将“中国阳光花城”作为攀枝花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定位之一,将紧紧依托山地城市特征和亚热带气候特点,加快打造中国阳光花城,推动特大宜居城市建设,形成攀枝花的城市品牌。

政府执政理念围绕着“阳光花城打造”这一战略悄然转变。以改善环境为核心的形象提升,关系到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个体;以产业调整为核心的城市转型,意在为城市未来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无疑将使攀枝花这座资源型城市真正走上摆脱“宿命”的道路,“幸福之花”绽放出别样美丽。

强基:

突出花卉特色 建设美好家园

家住炳草炳临江路的张帆每到月初的时候,都会抽空到炳草岗的几处花鸟市场逛逛,买几盆小盆栽带回家,“受父母影响,养成了栽花养草的习惯。”

栽花养草,原本细微的生活习惯,无意间契合了攀枝花正在开展的“花城打造”工作。

“栽花种草能对城市产生多大的改变?”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

2011年7月,时任攀枝花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的张剡在调研全市交通工作时,一语道破“栽花种草”背后隐含的深意:“打造‘阳光花城\’和‘钒钛之都\’,就是城市化和产业化问题。打造好‘花城\’这张城市名片,不仅关系到形象提升、产业调整,更涉及到城市转型。”

同张帆一样,大多数攀枝花人都有着被环境困扰的记忆。在一座因工业而生的城市,“先生产、后生活”一度成为一种观念被人们所接受,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伴生的城市环境问题随之成了城市无法摆脱的“宿命”。

2011年,市委、市政府结合正在开展的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掀起“花城打造”的热潮。以点到面形成规模化景观效果,实现从“点上有花”到“线上有景”的转变。这一年的9月,市第九次党代会正式将中国阳光花城打造列入攀枝花市未来五年发展战略定位之一。

为确保景观打造的科学性,攀枝花出台了《攀枝花市城乡风貌塑造专项规划》等一系列涉及城市形象提升的专项规划;为在全域内引发示范带动效应,开展了花园家庭、社区、宾馆、度假村创建活动,环境优美示范村庄打造工作;为确保重点景观打造落地,见实效,确定了11个部门、单位牵头的37个市级重点花景打造项目。一切都围绕着“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形象有序进行。

从城市主干道花景打造,到公共场所景观打造;从城市的街头巷尾,到农村的农家小院。一个个涉及环境改善的景观打造工程陆续开工,城市环境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一时间,满城缤纷迷人眼,花香芬芳惹人醉。

“花城打造”带来的变化,普通市民有着最为直观的感受。

“咦,这里什么时候种上花了?”去年9月,家住老市委的李先生像往日一样步行上班,走到临江路口时,看到人行道花坛里绵延开去的鲜花带,忍不住惊叹。他不知道,为了建工天桥到临江路口街道两边400米长的鲜花带,市园林绿化处城市绿化管理大队的30多名职工,连续奋战了3个通宵,才把120多株三角梅和6万多株长春花、天竺葵种植妥当,给广大市民在清晨带来了一丝惊喜。

“花城就是要有花嘛,直接在原有绿化带里替换和补植开花地被植物,一来可以节约成本,二来能够突出花的特色。”作为“花城”景观打造的牵头单位,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称之为“锦上添花”和“见缝插花”,目的是让我们的城市处处有花,四季有花,无处不成花,形成以花为特色的绿化景观,基本达到“城市像花园”的目标,使攀枝花市无愧于“阳光花城”的称号。

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攀枝花本来就四季鲜花盛开,之前种的花还不够规模,不够气势,还不能上升为我们城市的名片。现在不一样了,随着‘花城\’景观的打造,整座城市花景遍布,让攀枝花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鲜花之城,任何人来到这里,都会被这里的满城鲜花、满城芬芳所迷倒。”

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攀枝花市要积极建设国家园林城市,打造一批精品绿地和特色景观,全面提升中国阳光花城的品位和形象,实现生态市建设阶段目标,建成省级森林城市……“花城打造”还在继续并逐渐引向深入。  

固本:

产业转型发展 环境持续改善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攀枝花必将面临的一道坎。打造“中国阳光花城”,这是自我审视、找准优势后,寻找出的一条“华丽转身之路”。

在许多扎根攀枝花多年的企业负责人眼中,政府现在越来越注重产业发展前景,项目要是能和“低碳”“绿色经济”挂钩,操作空间大得多,这预示着攀枝花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升级加快。更进一步说,这也是攀枝花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环境改善的必由之路。

两年前,全球钛白粉市场萎缩,钒钛产业园区内某钛白粉生产企业原有生产线只能生产中低品质的钛白粉。生产成本高、产品品质低、利润空间小,环保、节能等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不提升产业水平,延伸产业链,企业前景堪忧。

在多方的压力下,企业最终选择加大投入,新建高品质钛白粉生产线。“现在看来,几千万的投入是值得的。”该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环境问题,让一度以工业为傲的攀枝花“苦不堪言”。同时,由于过早被烙上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的印记,使攀枝花在很长时间里依靠传统工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结果是产业链条脆弱,发展动力不足。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攀枝花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工业产业结构从钢铁、钒钛、能源、化工4大支柱产业调整为包括矿业、钢铁、钒钛、能源、化工、机械制造6大传统产业和太阳能、生物工程2大新兴产业在内的“6+2”产业格局,以期达到产业优化、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速度倍增的发展目标。

“‘6+2’产业格局更加突出产业链的延伸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强化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城市的转型。”在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眼中,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跳出经济范畴,在更大程度上关系着城市未来的命运,就是要通过延伸下游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

为确保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实施,去年以来,攀枝花出台了一系列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指导性政策,并通过加强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攀枝花正逐步摆脱工业污染的阴霾,资源不再是唯一吸引企业入驻、产业落地的看点,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正逐渐成为攀枝花广聚人才、吸纳资金的又一个理由。

添色:

打造阳光花城品牌 提升发展内在动力

2010年,攀枝花先后启动完成“花城示范点”“花城一期”“花城二期”景观打造。重点涉及主次城区、背街小巷、街道社区、主干道路,全年打造绿化、景观点(位)86个,绿化面积达23万多平方米。去年,攀枝花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公园、广场、度假村等娱乐观赏场所和重要接待场点进行花景打造及植绿栽花,形成规模化景观效果。

随着“花城打造”的不断深入,攀枝花“阳光花城”形象的认同度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这一特殊的资源带动了本地康养产业的发展。“冬季度假首选攀枝花”成为越来越多“候鸟族”的不二之选。 

“候鸟族”到攀“栖息”不过是“花城打造”带动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细微亮点。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将“花城打造”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变为现实。

去年10月30日,在成都世纪城新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交会上,突出阳光花城特色的攀枝花农产品吸引了当地市民、众多企业前来攀枝花展区参观。  

“近年来,攀枝花市水果、旅游等产业依托阳光资源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农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阳光花城”形象的进一步确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借助新的城市名片获取经济效益的空间还很大。

未来五年,攀枝花市将重点打造宜居宜游、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阳光花城,集中力量加强花城新区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力争新农村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阳光花城\’的理念将拓展到城乡发展的每一个领域、环节。”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作为攀枝花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的契机,“花城打造”将把攀枝花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并成为攀枝花未来发展强劲、持续的内生动力。

新闻推荐

西区人武部做好森林防火应急准备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杨德明)近日,西区人武部对辖区进行了一次森林防火调研摸底工作,为民兵应急分队森林防火抢险做好准备。入春以来,攀枝花市森林防火形势严峻。西区人武部严格落实森林扑救准备措施,成...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幸福之花”绽放别样美丽 ——写在打造中国阳光花城战略定位实施之际)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