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张睿本报记者张中王卿年底一家至少带动人就业的钒资源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2-06 09:34   https://www.yybnet.net/

□张睿 本报记者 张中 王卿 

2011年底,一家至少带动500人就业的钒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因环评不合格、资源利用率低等原因,被仁和区断然拒绝了。面对这“闭门羹”,客商在参观了仁和区的其他企业后,用“以后我们还会来,带更好的项目来”这样一句话打消了种种不解与疑惑。 

与此同时,钢城集团渣钢渣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入驻仁和,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建成投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80亿元。 

同样是可以助推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但在仁和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 

2011年,仁和区在谋求区域经济新跨越的同时,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事业向前发展,努力改善民生,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夯实基础、储蓄动力。 

结构调整 蓄势待发

2月的仁和,年味正浓,在仁和区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的多数企业中,记者却看到,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紧张作业。暖阳下,大型工程机械演奏着一支支激昂的进行曲。“东林、润莹、三圣、嘉利达等企业正抓紧时间进行厂房建设、设备安装、扩能建设、生产,忙得很。”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指着橄榄坪园区内的企业说。 

2011年,仁和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机械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一大批落户园区的机械制造企业铆足劲加快建设,以尽快投产。与此同时,仁和区加快园区平台建设,推进和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产业聚集力不断增强,园区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2011年,攀枝花运力、贝特风机、吉源科技、钢城集团渣钢渣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等一批科技含量高、聚集效应强的项目入驻园区。

2011年,仁和区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3亿元,同比增长33.64%;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5.9亿元,同比增长25%。不仅是工业经济总量的壮大,更可喜的是煤炭、钢铁延展加工、机械制造、钒钛耐磨铸件生产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日益完善。 

工业结构的内部优化仅是仁和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2011年,仁和区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新村产业基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年新增4家农业龙头企业、35家农民专合组织、2家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亩,新建、硬化机耕道14公里……日益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使全区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果、畜、烟、菜、粮5大特色农业产业。 

瞄准主城区南移的优势,仁和区着力打造商贸流通和近郊休闲旅游“两张名片”,扎实推进三产发展。2011年,同乐世界国际家居博览中心建成投运,银泰城市综合体项目商住地块一期顺利开工建设,巴斯箐专业市场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打造平地镇民族集镇,按期推进蜀红酒庄、乌拉风情谷二期、盛茗山庄建设,迤沙拉民族新村及历史文化名村修复工程开工建设,普达国际康养休闲风情小镇、大田红石榴乡村旅游区建设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改善民生 动力十足

如何激发群众的创造力,增强全区发展的内动力?“把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仁和区在2011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现在公路都修到家门口了,外销芒果就更容易了。”2011年,仁和区前进镇普达村对红花村民小组到板山箐村民小组的4.3公里道路进行了硬化,目前工程即将收尾。“这条路不仅将解决板山箐村民的出行问题,更将成为板山箐核桃产业的外销路,村民们的致富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2011年,仁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创建创业孵化园,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新增就业2829人,帮助1900人实现再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55万人。 

住房是民生之要。765套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和完成的500户农村D级危房改造,更为仁和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夯实了“底子”。 推进“五险”扩面征缴,完善大病救助、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体系,改善办学条件……2011年,仁和区投入资金4.47亿元,实施65项民生工程。

新闻推荐

真抓实干勇登攀 —— 二论“五个带头、五个表率”

□本报评论员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工作千头万绪,良好的开局显得格外重要。在新春伊始这个重要节点上,每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认真思量,面对欧洲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疲软、全国经济增幅下降...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张睿本报记者张中王卿年底一家至少带动人就业的钒资源)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