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街道在两个社区试行绩效管理
□本报记者 秦勇
12月12日,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街道西海岸社区党总支书记李雪征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收拾东西,而后带着一名工作人员来到民生路的居民小区现场办公。
当李雪征来到小区的空地,已有几个居民在等着她了。“如今,小区出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社区工作人员往基层跑得多了,为我们办事的效率也提高了。”小区居民胡仲生笑着说。
定期到居民小区现场办公,对李雪征来讲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每周三上午,社区党总支正副书记、主任轮流带一名工作人员到居民小区流动办公,让居民享受高效便捷的社区服务。“这是绩效考核带来的变化。”李雪征告诉记者,今年4月,炳草岗街道在西海岸和红星两个社区试行绩效管理,激发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社区、街道的发展。
从“被动工作”到“主动工作”
近日,西海岸社区卫生员沈燕听说社区内有人掉进了窨井,她二话没说,赶快跑到窨井边把人救起来,并积极叫来路政维修人员把井盖修好。
但在以前,沈燕对工作可是颇多怨言,“打扫环境卫生,又累又脏,难免有些怨言。现在实行绩效考核,定岗定责,我必须把这份工作干好,争取在年底的考核中获得名次,赢得荣誉。”
沈燕的变化,李雪征看在眼里,“现在有了绩效考核,她心里绷紧了一根弦,由以前的被动工作变为现在的主动工作。”
沈燕仅是绩效考核带来变化的职工之一。据李雪征介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激发队伍潜能,社区修订完善了考核内容和办法,并对考核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对受到省、市、区和街道表彰的工作人员给予加分,对受到市、区、街道通报批评和给社区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扣分。
据了解,绩效考核中,社区党总支书记和主任由街办考核,副书记和委员由社区考核,绩效指标体系分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统计、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建设等9个指标。
社区绩效考核在每个季度末进行,按照实际得分进行考评及兑现,年度考核为季度考核的加权平均分。日常考核以日常记录为主,把社区建设的目标渗入到日常的管理中,对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状态进行记录。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行,绩效管理对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日常管理机制,强化社区干部工作责任,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作用很明显。”炳草岗街道办主任陈康说。
长效机制确保绩效管理持久
虽然,目前的社区绩效管理试行为提升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陈康也在思考: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与激励机制,确保社区绩效管理长期持续下去。
在陈康看来,可在区级层面成立社区建设管理协调委员会,在街道设立街道公共服务委员会,在社区设立相应的社区公共服务委员会,建立科学的组织引领机制。
但另一个现实摆在眼前:社区无资金、土地和经济实体。实行绩效管理,要用制度管人,但只管住人,而由于待遇太差留不住人,也于事无补。
“考虑社区实际情况,应加大财政与政策的扶持力度,拓宽社区筹集建设资金的渠道。”陈康认为,还应制定和完善社区建设的规章制度,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实行“分类定岗”管理模式,街道根据年终考核和平时工作,把社区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类;社区岗位划分为三级,一级定正职岗,书记、主任负责全面工作;二级定副职岗,社区副职分别负责党建和政务工作;三级定工作人员岗,负责社区具体工作执行。此外,可实行生活补贴,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激活社区干部的管理。
新闻推荐
她叫王辉荣,今年70岁,是攀枝花市百货公司的退休职工,党员。在工资只有500多元时,王辉荣就开始做志愿者。2004年,她加入攀枝花市东区西海岸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业。2007年,她不仅自...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