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家住攀枝花市东区创业路小区的居民肖凤荣十分高兴,逢人便说:“我们终于要搬新家了。”“这个就是我现在住的那栋红砖房,今后就是电梯公寓了。”肖凤荣一边看房屋改造意向方案一边说。肖凤荣今年65岁,一家三代住在1973年建成的65平方米的两居室里。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是她一家最大的心愿。
这个最大的心愿在两年后将实现。7月29日,攀枝花市首个城市老旧小区房屋自主改造工程——东区创业路老旧小区房屋自主改造项目正式启动。
□本报记者 秦勇 文/图
2万户居民将告别筒子楼
据不完全统计,攀枝花城区老旧小区房屋改造涉及居民约2万余户。从今年起,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决心花大力气开展城市老旧小区房屋改造工作,实施城市宜居工程,2万户老旧小区居民将逐步告别筒子楼,搬进新家,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日前,攀枝花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区老旧房屋(含筒子楼)改造有关政策的试行意见》。
根据该意见,按照公共配套设施“只增不减”的原则,在涉及住宅改造的项目中,除城市规划确定的市、区级公共配套设施外,其他公共配套设施的类型、位置、规模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项目实施规划确定,面向社会的公共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原则上不少于旧改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
政府对区域位置突出、土地权利人相对单一、符合城市控规的宗地原则上实施征收储备,同时鼓励土地权利人自行改造和社会资金参与实施改造。
在老旧小区居民安置方面,按照旧改项目实施规划,采用非货币化异地搬迁安置方式的,其安置用房使用的土地可按划拨方式供地。异地安置搬迁后腾出的土地,出让底价不得低于搬迁安置成本。出让土地时,可将异地安置房的建设条件纳入出让条件,并要求竞得人先行实施安置房建设。
异地搬迁安置的居民,可由安置责任单位统一组织被安置户通过回购商品房等形式,为被安置户实施产权调换,也可由安置责任单位在本行政区域异地以出让方式获取土地修建商品房,并用该商品房为被安置户实施产权调换。
改造旧房居民自己拿主意
创业路小区的房屋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建成时期较早,片区功能配套不完善,存在布局不合理、房屋年久失修,下水管道破损堵塞严重,居住环境较差等问题。这里居住的居民多为原东风商场、原东风食品站的退休职工。
今年2月,东区启动了该老旧小区旧房改造工作,在老旧房屋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居民自主改造模式,改与不改全体居民说了算;“怎么改”与“怎么搬”全体居民说了算;谁来宣传“改”与谁来推动“改”,还是居民自己做主。
如今,东风老旧小区旧房自治改造项目工作流程已经制订,住宅类、非住宅类搬迁补偿标准均已出台,居民正在对改造项目的两套意向性方案进行商讨。创业路老旧小区改造也成为攀枝花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先行者”。
今年3月25日,创业路老旧小区的街坊邻居们通过选举,成立了东风老旧小区旧房自治改造委员会。“自改委”成立以来,在法律政策宣传,民意收集沟通、片区住户甄别、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及搬迁安置方案确定等多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旧城改造项目顺利启动。
该改造项目总用地面积13500平方米,还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涉及产权住户167户,产权单位4家。项目力争今年底开工,工期2年。
新闻推荐
2020年综合科技竞争力进入全省三甲,建成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本报记者刘旭“要素驱动”逐渐乏力,“资源红利”日趋微薄,资源型城市何去何从?8月20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