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加强“一师一校”规范化建设
□本报记者 张通
一个球场、两排平房,这是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中小学校竹林坡办学点的全部设施。钟世卫是办学点唯一的老师,30年来,他穿梭在各个教室间,教授不同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课程。
在攀枝花,像竹林坡办学点这样的“一师一校”共有45个,在校学生约400名。“一师一校”,即一个学校只有一名教师,教师除了承担各年级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还要处理学校相关事务。如何让边远地区的儿童受到更好的教育,实现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近日,攀枝花市出台《关于加强“一师一校”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一师一校”建设描绘出清晰的路线图。
边远地区保留“一师一校”
西区格里坪镇中小学校竹林坡办学点位于海拔1900多米的高山上,驱车从格里坪镇出发需要一个多小时。“为什么不到条件更好的镇中小学校读书?”孩子们异口同声:“到镇上小跑也要半天,来这里上学半个小时就到了。”
“由于边远地区村民居住分散,‘一师一校\’能够实现儿童就近入学。”攀枝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十二五”期间,攀枝花的“一师一校”将按照实事求是、方便就近的原则进行布局规划调整,对于人口稀少、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应保留“一师一校”,确保适龄儿童都能就近入学。
根据《意见》,“一师一校”占地面积(包括校舍建筑用地和体育运动场用地)应达到400-600平方米,校舍由教学及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三部分组成,还应单独设置符合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储藏条件的储存室;体育场地面积不得低于200平方米;校园要设置围墙或安全隔离设施。
在教学装备上,《意见》要求一、二年级应建立农村远程教育光盘播放点;仪器器材配备涵盖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要为学生配备营养餐加热设备,为教师配置冰箱、电视机等基本生活设施设备。
县域内教师轮流支教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师一校\’发展的关键。”该负责人说,《意见》明确提出各区县除了要制定相应的补助制度,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外,对在“一师一校”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教师,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优选模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
在引进人才方面,攀枝花的“一师一校”教师引进计划采用公招、直选等多种渠道引入,并制定县域内教师轮流到“一师一校”支教制度。同时,通过外派培训、置换脱产研修培训及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根据《意见》,教师每完成一次学历提升,报销全部学费,并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疗养。
在管理体制上,“一师一校”由所在地区的中心校直接管理,每年应由中心校行政干部或指派专人对“一师一校”进行督促指导。各区县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重点向“一师一校”倾斜。市级教育部门则根据各区县实施情况实行表彰奖励和劝诫问责制度。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恒记者张通)近日,攀枝花市西区席草坪老工业片区改造升级工程正式启动。项目计划投资3.2亿元,占地950亩,主要包括环境整治和旧城改造,预计2018年完成。据了解,该项目主要利用巴关河渣场高炉渣,建...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