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在每个街道片区聘请1人作为该片区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员
11月25日,攀枝花市仁和区正通巷的小张豆花店老板王冬春一忙完店里的活儿,便在街上各个餐饮店转悠开了,并嘱咐其他店老板注意食品安全。
作为仁和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聘请的义务街区片长,王冬春每天的“必修课”就是负责正通巷餐饮店食品安全日常监督,并及时上报辖区餐饮店食品安全情况。
仁和区共有餐饮单位807户,分散于全区14个乡镇及1个街道,监管任务繁重。今年5月,仁和区开始探索街区片长制,目前共有街区片长20名。以大中型餐馆、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旅游景区餐饮单位等为重点,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在每个街道片区聘请1名知名餐馆负责人作为该片区的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员。
□本报记者 秦勇
街区片长“巡逻”勤
王冬春在仁和开店好几年了,他现在每天一有空闲,就四处查看辖区内餐饮店食品安全情况。特别是新店开张、老店翻新,王冬春都要重点了解厨房设计情况。“搞餐饮,厨房是重头,没设计好,污染环境不说,食品安全也可能成问题。”王冬春说。
眼下,仁和有了像王冬春这样的街区片长,食品监管部门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此前,由于餐饮服务行业的店更换快,食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有时不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以致有的新店装修好了才知道,这让食品安全监管很被动。“被动局面如何打破,我们想了不少办法。”仁和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张先学告诉记者,经过调研,食品监管部门决定主动出击,聘请街区片长把关食品安全。
街区片长们随时都在街区,信息掌握相对比较快,发现有人装修房子做餐饮,就立即向店主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并通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让其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片长\’就是连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店的纽带。”王冬春在街区“巡逻”,时不时提醒各个餐饮店工作人员注重个人和店内卫生,“不要留长指甲,勤换衣服多洗澡。”
培训约谈保食品安全
五十一片区的街区片长马甫明开着一家火锅店。“生食、熟食分开放好,千万别混放。”虽然店里的服务员经过了培训,晓得生熟分开摆放这些知识,但马甫明还是会将提醒的话放在嘴边。“餐饮食品安全除了监督检查严格执法外,预防也是管理重心。”张先学告诉记者,仁和区采取提前介入的方式,通过约谈、培训引导,对一切可能发生的餐饮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防控。今年以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约谈餐饮业主123名。
为保证食品安全,仁和区内各餐饮店不仅自己要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也会组织区内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针对违法行为轻微或有管理松懈的餐饮单位,仁和区将直接通知经营业主进行预警性谈话,进一步强化经营业主的守法意识与安全经营行为。
此外,仁和区根据餐饮业发展特点,以大中型餐馆、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旅游景区餐饮单位等为重点,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的分级管理,将餐馆食品安全等级划分为A级优秀、B级良好、C级一般三个等级。各餐饮单位必须将餐饮许可证件、安全信用等级等,挂在仁和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免费发放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上,接受消费者监督。
新闻推荐
攀枝花实施首个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11月20日下午,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街道红星社区,20余名老年居民围坐在社区活动中心的院子里,玩起“纸筒传乒乓球”游戏。老人身边,几名穿着橘黄色上衣的年轻人不时...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