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精彩观点点击
12月18日至19日,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高层研讨会上,国家相关部委、高校的专家学者聚焦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同时为攀枝花转型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宝贵建议。
【名片】
宋晓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观点】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攀枝花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仍处于资源开发的中前期,但已经开始了产业转型与城市转型的探索,这是非常有远见的选择。攀枝花要规划长远,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市场转型、环境转型和社会转型四位一体的全面转型,为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树立成功典范。
【名片】
支大林:东北师范大学资源型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观点】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涉及地域范围广泛、人口数量庞大,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压力空前巨大。
当前,生态环境破坏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在资源型城市应建立绿色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绿色GDP核算制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产业多元化发展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途径。攀枝花既要正确处理好国家资源战略需求与城市转型多元化目标等宏观矛盾,也要处理好区位劣势与区域竞争、转型高成本与低补偿等具体矛盾,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转型发展之路。
【名片】
黄小虎: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
【观点】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处于分割管理状态,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十分突出。转变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必须改革管理机构,从体制上解决资源所有者和管理者角色重叠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把土地管理的重心转到存量土地上来。此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发展和新兴产业。
【名片】
高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观点】
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制度、相关财税制度、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利益分配共享机制等。结合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建立针对不同资源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进行分类指导、差异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攀枝花提出要从钢铁经济转向钒钛经济,这个思路很好,但要避免“抓了钒钛丢了钢铁”。既要大力发展钒钛产业,也要推动钢铁产业向精品化方向发展。(本报记者 刘旭 秦勇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通)近日,攀枝花市完成2014年度引智项目申报工作,今年计划实施11个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是近年申报引智项目最多的一年,项目涉及医疗、卫生、农业、林业、钒钛、冶金、机械、制造等...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